走进建党先声,迈向梦想年代
7月16日,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对话英雄,礼敬百年”红色足迹寻访调研团湖南分团前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风景区内的新民学会旧址,为充分利用调研时间,调研团队员还一并参观了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故居以及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馆。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在此开会,成立了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众多进步团体中成立最早的,并于1920年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共产主义思想在这里萌发,作为当时湖南革命斗争的核心组织,新民学会不仅引领着新思想,也激励着无数年轻人投身革命,学会成员大多成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员。团队成员走过青砖铺成的小路,进入了古色古香的新民学会旧址,原址在1938的战火中焚毁了,但革命之火不会熄灭,翻新重修后的新民学会作为广大青少年及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一处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 调研团分头行动,有的仔细观察图片、观看建筑;有的开始询问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成员续雨杭在采访时,游客说:“我是长沙本地人,但是,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看了《觉醒年代》才发现原来身边就有这些红色景点,‘建党先声’确实当之无愧!”在新民学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讲解员陈立颖的解说下,队员认真地参观,她说:“这是一个当时进步青年讨论革命的场所,毛泽东和蔡和森带领着一批进步青年,经过了一年多的酝酿,也是在这所房子里成立了新民学会。”
放眼20世纪初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现状促使当时的年轻人为“道路”问题而努力探索。类似新民学会这种由抱有爱国之情、忧国之心、救国之志的青年组成的团体不止一个,比如正在天津南开学校就读的周恩来,就和马俊、郭隆真、邓颖超等人发起组织了觉悟社。但新民学会是当时汇聚人才最多、组织最为严密、影响最大的一个。它的许多成员都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党员,堪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源头之一。正是在这青砖绿瓦的小屋里,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影视剧、短视频等途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新时代背景下,年轻人作为主力军,将肩负更多的责任,每一代人,都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那个年代,需要的是觉醒,当今的时代,继往开来!
(通讯员 续雨杭)
时间:2021-08-12 作者:续雨杭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