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纪念馆游,传承党史
党的历史是“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在一穷二白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带来了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国家富强。那段曲折的岁月是党靠着鲜血与不屈的意志度过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党史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必修课。
七月十五号,我们小组一行人出发到安徽淮南寿县。这个地方,不仅有着浓厚的红色历史,更是安徽共产党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我们来到了中共小甸特支纪念馆,这里是是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中共淮南市委党史教育研究基地和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基地、中共寿县县委党史教育基地。在这个地方,能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这个地方党的历史。
图为同学一行人在纪念馆门口合照留恋 丛凑大学生通讯员李瀚文 摄
来到这个纪念馆,就好像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历史大书,它向我们娓娓叙说着社会实践和发展进步的故事。是党历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纪念馆里面陈设着许多文物文献,这些东西,是历史留下的痕迹,是古旧的,是属于历史的,是全中国的历史。历史长河上,卷起来层层浪花,而这里,记载着中国近代最炫烂的历史,是党的历史。
走进馆内,沿着这条悠长的走廊,曹渊、王影怀、张树侯……一位位革命先烈,一句句铮铮誓言,一幅幅斗争画面纷呈眼前。革命气息扑面而来,把广大党员们引入了那个波涛汹涌的革命大时代——为了拯救民族于水火,为了创建新中国,他们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为国捐躯,赴汤蹈火,留名青史。
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学习党的精神,影响我们身边的人,教育我们学生。无论是在历史里还是未来中,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国家在变得越来越好。
在这里阅览的图片和文字,让我们切实感受革命先烈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崇高风范。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洗礼。
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也要有鸿鹄之志,展翅高飞。
图为同学参观纪念馆时拍照留恋 丛凑大学生通讯员 李健 摄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处很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淮上中学补习社。据当地介绍,这个地方是由上海大学党组织派遣的党员胡允恭和凤台的吴云等6人于1924年暑期在小甸集曹小郢子开办,并建立了淮上中学补习社党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虽然这个地方是复建的,但这里通过文物展示,雕塑、图片等形式再现在白色统治下一群热血青年追求革命真理的火红场景。
这个地方的学习条件有些艰苦。可无论是多么朴素的条件,都没有阻止学生学习的步伐。无论在什么时候,教育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现在的我们能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一定不要辜负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优越条件,要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名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同学参观淮上中学补习社 丛凑大学生通讯员 崔红雪 摄
一天的时间一瞬即逝,这一次的活动也随着黄昏的太阳升起而结束。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却远远没有结束。这次的活动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能学到党史知识,更认识了这片历史上许多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新中国未来的脊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努力做到一是勤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通讯员 代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