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感悟之震撼的第一次进工厂2021年7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晋南钢铁实践队走进了晋南钢铁企业的焦化厂,炼铁厂,进行相关实习活动,对14日的理论知识做一个加强与巩固。
在14日时,我就已经了解过了焦化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焦化需要经过一个配煤、焦化、熄焦、煤气处理的一个过程,但当我真正走进煤棚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到了:巨大的煤棚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尽管里面的煤没有堆满,但也成为了一座座的小山,感觉随时都要将我们淹没。在煤棚中心,还有一架堆取料机,几十米高的“身躯”,长长的输料臂,正在不紧不慢地把煤从传送带运到煤山上。作为一个连煤都没见过的人,一下子看到这种场面,我久久不能平静,内心只有震撼。
图为煤棚现场 丛凑大学生通讯员 盛悦 摄
烧结是炼铁的另一个重要过程,主要目的是得到烧结矿,烧结矿经过后续的冷却,筛分等工序,可以进入高炉炼制铁水。来到烧结区域时,我们离两台烧结机只有几米之遥,老师站在中央介绍时,热气从两边扑面而来,一下子就到了我忍受的极限,感觉皮肤都要热化了。在理论课时,我知道烧结炉有好几百度的温度,但完全只是一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当真正来到现场之后,当见识到了成品的烧结矿之后,当与烧结机“近”距离接触之后,这种特殊的体验一下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图为烧结机 丛凑大学生通讯员 原晨凯 摄
高炉也挺令人震撼,但不是因为它的高,而是因为铁水。刘老师带我们近距离到高炉旁参观时,我看到铁水从高炉下口喷涌而出,发出轰隆的声音,气势磅礴,源源不断,如湍急的“河流”,极其震撼。我感觉,这像极了钢铁工人永不停歇的奋斗历程,金黄的颜色也如同钢铁工人为钢铁事业奉献终身的熊熊决心。虽然我是第一次见到它铁水,但我觉得它非常的美丽,铁花四溅,就像一颗颗转瞬即逝的流星,一下就从红色,变成了黑色。但这种美丽总是来之不易,铁矿石从开采,到运输,再到这两天学习的焦化、烧结,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复杂工序,到生产出铁水,还没完,还有转炉、轧钢等工序才能最终生产出成品的钢材。作为学校里的学生,我们眼中看到的是美丽,或许在现场天天与高炉打交道的工人眼中,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图为高炉铁水 丛凑大学生通讯员 宋兆坤 摄
晋南钢铁的绿化与环保是最令我惊喜的部分。在我们上课的立恒技术学校,就已经有许多的绿植。成片的树丛,有小半个学校那么大,更令我意外的是在工厂的道路两旁,几乎都种满了花草,有月季、莲花,花丛拥簇的水池之中还有几个小亭子,一眼望去,还以为是到了一个公园。我们在各个车间内穿梭,几乎感觉不到有什么粉尘,大多数工人也都没有佩戴口罩,可见晋南集团对于环境的保护。我感觉,这不仅是企业为了响应国家碳中和号召的一种措施,更是从心底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道理。晋南集团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个如此庞大的企业细节都这么到位,我们有时候连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都做不到,实在是应该好好反思。
图为高炉车间入口处绿植 丛凑大学生通讯员 盛悦 摄
晋南钢铁带给我的震撼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远程管理、统筹兼顾、极度严格的管理奖惩制度、安全生产的反复教育,都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强的指导和教学意义,透过震撼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立恒集团对于“立德为本,恒之行事”的企业精神的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发扬。
(通讯员 廖雨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