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子三下乡感悟:青葱岁月 你我相伴
【导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蝉鸣声伴随了我们整个“三下乡”之旅。
参与社会实践的日子如白驹过隙,在不知不觉中,我的“三下乡”之旅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我为“三下乡”面试做的种种准备仿佛是昨日发生的事情,当时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面对着五位部长的提问,紧张得手心出汗,终于磕磕绊绊地回答完了所有提问。脑海里回放着这一幕幕场景,当时的我满怀期待和信心,势必要在团队中拿到一张优秀的成绩单,为团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拿到队服的那一刻,我才真正觉得自己成为了实践团的一员,我捧着我的队服爱不释手,室友见我看着队服傻笑,故意逗弄我,“再摸,衣服都要给你摸坏了。”经历了15天的“三下乡”之旅,我从中悟出了许多道理,这些感悟将会影响我的一生,在我遭遇挫折,颓废丧气时给予我力量,给我精神的指引。
我们团队名称叫“回顾百年党史,弘扬传统文化”理论宣讲实践团,顾名思义,我们团队的活动宗旨就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向社会宣传党史和传统文化知识。这十五天短暂却十分充实,我们参观了舟山博物馆、蓝理纪念馆、鸦片战争遗址公园和海山公园等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对党史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我也在其中收获了知识和力量。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缅怀先烈的活动。那天骄阳似火,成员们乘坐公交车前行海山公园。与往日不同的是,这一天成员们不再嘻笑打闹了,因为这是烈士安息的地方,埋葬的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从庄严的石门中走过,“向烈士致敬”五个字映入眼帘,我们自觉地停下了脚步,注视着一排排陈列着的黑色大理石墓碑,我们不禁肃然起敬。墓碑上刻着的名字它们的主人曾经不顾生命危险,怀着一颗报国心,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强大的中国。我扫视了一遍眼前的墓碑,突然我的眼睛定格在了一块墓碑上,我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我看到这些烈士墓碑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他们的名字被灰尘遮盖。我不禁惋惜,他们可是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而鞠躬尽瘁的英雄啊!我们常常呼吁革命英雄永垂不朽,难道我们就是这样对待革命先烈的吗?我不忍英雄蒙尘,便拿出纸巾顺着名字的纹路细细擦拭干净。成员们见状也纷纷拿出纸巾擦拭,这是我们对待先烈的态度,我们用这种方式表示我们的尊敬,表达我们的感谢。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和英雄事迹应时刻被后人铭记,因为他们不畏牺牲,前仆后继我们才能拥有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
“三下乡”带给我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更是精神的升华。我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在文化广场发放问卷时,时常碰壁,刚开始的我可能会沮丧,可是现在我会鼓励自己再接再厉,针对不同的人群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最令我印象深刻一次是采访了一位退休的军人奶奶,奶奶是青岛人,但是从小在舟山长大,她已经把舟山当作她第二个家了,她回忆道:“当时年纪还小,我一个女孩子无依无靠地来到舟山,多亏部队里的战友,时常给予我帮助,让我有了家的温暖。”部队里的战友情总是平淡又温馨的,战友就如亲人一般给予对方帮助与温暖,在苦难时互帮互助、同甘共苦,我想奶奶现在应该很怀念她的战友吧。奶奶说着说着眼中泛起了泪花。现在奶奶已经71岁高龄了,当兵的那段时光里过得苦,但是心中总有个信仰支撑。“为了人民奉献自己是最光荣的”,奶奶说这是当时部队里每一个人的想法。我们的解放军战士继承了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他们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心中的信仰,克服重重困难,与敌人浴血奋战,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听了奶奶的感慨,我受益良多,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下乡”让我体会到党的百年历程的坎坷,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我们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这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最诚挚、最深厚的感情。这次的“三下乡”让我深感不虚此行,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自己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在这个明晃晃的夏天,我们在泥泞中成长,我将用我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
团队名称:“回顾百年党史,弘扬传统文化”理论宣讲实践团
撰稿人:盛莉娜
时间:2021-07-25 作者:盛莉娜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