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三下乡——从乡村出发,寻找振兴足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了解更多关于农药的知识。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头雁启新社会实践队”就关于农药这一话题制作调查问卷,实践队员于7月21日前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鸡姑村村民家中采访,实地探寻村民对于村子种植户及农药的了解。自古以来,乡村振兴这一话题一直备受关注。乡村则与农作物种植紧密相连。而农药便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农药可以用来杀灭昆虫、真菌和其他危害作物生长的生物。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脚踏实地,认真调研,对于乡村振兴更具信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为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队员在前期做了充分准备,广泛搜集材料,关注时事新闻,上网查找并整理有关农药的规范性使用方法以及防溺水相关知识,制作出了由14道题目组成的调查问卷,为后期实践组成员走访村民打下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队长将实践团分为三组,分别是实践组、新闻组和数据处理组。第一天,实践组成员到达淄博市张店区农业农村局,向农业农村局主任询问关于农药的科学使用的问题,并得到了主任认真的给出了关于农药科学使用的一些建议。第二天实践组成员到达济南市莱芜区羊里街道南魏庄村,在进村调查之前,为了走访的顺利进行,实践组决定先去跟村委会说清来意,不出意外的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由他们的带领下对村民展开了调查,实践过程中,队员对村民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并作相关记录。为防止后期统计时出现记录不清晰等问题出现,实践队队员采用了全程录音的措施,并在调查最后提出相关规范使用农药的必要性和防溺水的重要性,提高大家规范性使用农药和防溺水意识。调查中,实践队员看到了刘奶奶正在给她家的辣椒喷洒农药,经询问后,得知喷洒的农药是用来杀虫的,经采访,得知此种农药是经邻居极力推荐得来的,并且刘奶奶还不知道怎么搭配使用农药,每次喷洒农药时,都是凭自己的感觉,把农药和水混合使用。经了解,当地的村民大多数都是小学文凭,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但都是农民出身,几乎每家都种有农作物,因此说明书上大多数字都不认识,很少有按照说明书来使用农药的村民。此次调查能够顺利的结束,归功于村民的积极配合、积极反馈,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统计数据,反思总结
实践组走访后,由数据处理组对调查问卷等数据进行详细处理,最后以清晰明了的图表形式展现。村民的总人数为311户,本次实践预计调查100户,实际调查103户。学历在初中以上的共有196户,占比为63%,种植户所占比例为90%,具体人数为280户。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农药的来源大部分都是从正规的农药设购买,91.4%的农民按照经验用药;8.6%的农民按照说明书用药为辅,经验用药为主。喷雾型打农药时,20%的农民戴口罩,11.4%的农民有时带,有时不带68.6%的农民不戴,不过好在,几乎所有农民使用完农药时都会及时全面的清理身体、衣物,减少了农药对身体的侵害。
最后在走访时了解到当地的成年人一般不会去非正式的游泳场所,都是未成年的小孩儿特别喜欢到河里去游泳,而且他们几乎都不知道自救知识。了解这个问题之后,实践队员向未成年小孩讲述一些溺水自救的知识,告诉他们防溺水的重要性。生命是宝贵的,但它很脆弱,任何一点点伤害都可能让它残缺或终止,就像一丝轻纱。随着溺水事故的不断发生,只要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溺水事件还是可以防止的。
时间:2021-07-29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