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网络为外卖小哥镀上的光环
随着外卖市场的扩大,外卖小哥这个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外卖小哥这个群体也成了人们最熟悉的群体之一。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关于外卖小哥的事迹,“月入过万”成了外卖小哥的标签,舆论为外卖小哥镀上了光环,越来越多的人抱着月入过万的目的进入这个群体,外表的光鲜,工资的诱惑让很多人都忽视了外卖小哥的权益保护问题。就实践调研的结果来看,骑手送餐这一工作并非想象的那么轻松,外卖小哥这个群体的权益也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有72.32%的骑手每天工作超过8个小时,有40.4%的骑手几乎每个月都不休息。月入过万的外卖骑手仅占骑手的1%,更多的骑手是处于3000-8000元的普通骑手。每个骑手都想成为单王,每个骑手都想成为神级外卖骑手,每个骑手都想实现月入过万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的背后是超长时间的工作,是冰冷算法下时间与速度的博弈,是风雨交加的夜晚顾客电话的催促,是收到顾客无理要求和恶意差评的无奈,是出现意外事故公司置身事外的孤立无援,是体力以及精神极限的挑战。
在实践的过程中曾拍摄到一张外卖小哥送餐的照片,烈日炎炎的公路上没有任何人,只有外卖小哥急促的身影。不管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外卖小哥都会坚持在送餐一线,不管遇到怎样恶劣的天气都会始终如一的接单,外卖小哥接到订单就会风雨无阻的送到顾客的手中。还有一张照片是晚上外卖小哥等餐靠在电瓶车上休息的照片,外卖小哥送餐时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被冰冷的计算系统无情支配,与时间赛跑,以保证在限定的时间里将订单送达,只能在等餐的空隙里抽空休息,休息三两分钟后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外卖高峰期,爆单无情地剥夺了外卖小哥休息的权利,极尽压缩的配送时间更不允许外卖小哥有一丝的停歇,对于送餐系统极限的压榨,外卖小哥有苦难言。
我们常说,职业无贵贱,人人平等,但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做到这一点,还是有不少人始终带着有色眼镜,歧视外卖送餐工作。实践结果表明,有57.36%的骑手觉得社会认同感一般,不太受尊重。有些顾客秉承着顾客是上帝的理念,觉得自己比外卖小哥高人一等,认为外卖小哥额外帮忙扔垃圾、让外卖小哥帮忙买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外卖小哥为其提供任何的服务也都是应当的,这种理念完全是错误的。对外卖小哥提无理要求、不尊重外卖小哥的现象一开始就存在,但是这种现象起初没有得到重视,任凭这种风气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矛盾的爆发,这也是外卖小哥合法权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表现。外卖小哥只有提供送餐服务的义务,对于顾客的其他要求,他们有权利拒绝,当他们为我们提供送餐服务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尊重外卖小哥,尊重他们的工作。
外卖小哥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群体,但在某些方面我们对他们是不熟悉的,网络上无所不能的外卖小哥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但现实中更多的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的普通人。外卖送餐这份工作也不是光鲜亮丽的,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外卖小哥和普通的打工人一样,他们也有利益诉求,我们不能因为网络为其镀上的光环而忽视他们的诉求,他们的合法权益也需要得到切实的保护。
时间:2021-09-04 作者:厉桂源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