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只需一夜升起
为探寻河南省光山县茶产业链的振兴发展之路,2021年7月20日,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15位学子,组成“山山同行”实践团,一同奔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共同探索光山县的茶产业发展道路,进而分析当地乡村振兴发展中仍存在的问题。
讨厌社交。
这是我太过长时间的想法了。
回避一切能回避的,拒绝一切不必要的,关闭房间,拉上窗帘,戴上耳机,无尽黑夜,没有光亮,才是我的世界。
现在的网络发达,半夜不睡觉的人很多,便也产生了一些不睡觉的精神“创作者”,喂以许多迷茫的年轻人看似“美味可口”的食粮。我也是参食者之一,但于是黑夜中,便多了件事,吃乏味的“精神”食粮。
对于我这样的人,为了避免和人接触,大多事情能不做就不做,可有些事情,却也不得不做。
比如,大二的暑假,全体学生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想到无休止的改稿写稿以及各种策划对接真就一个头两个大了,说实在的,想随便凑合一下就过去了。但又不想凑合,身体力行后可知醍醐灌顶只需一瞬。
一行十五人来到光山,火车漫漫途中,由原本的两人,一站一停,上下客中,竟变成了团队十来人的聚会,每站偶然碰到同行的伙伴,我的心都会不经意漏一拍,我开始渴望着每一站来临,这是我遥远路途中心存的希冀,好像知道,再不会有这样的时刻,也不知,这巧合拉近了彼此内心的距离。这是人生第二次坐火车出远门,却是第一次出发去那么远的距离——光山。不比郑州,光山这个小地方,连名带姓的提起都不大引人注目,鲜少有人对它有丁点儿印象,为什么去那儿呢,起初,是想换个地方呆着而已,借着实践的名义,逃离生活了许久的地方。
可一期实践,刻在我心里的,是凌晨下车的黑满光山,这个站牌无灯之下却点燃了我对青春的渴望。
在家荒唐度日时,总觉得白日十分漫长,阳光炽热,太阳毒辣,使大街上的形形色色的人原形毕露,没成想,光山夏日,当脚步陷进雨后茶山的泥土中时,林荫起风,蕴满了我大二暑期的青春记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座谈会上争相发言,经过几天的调研,对于乡村茶产业的发展自认为有了些看法,以为发现了这些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没有想到的弊端,热情饱满而滔滔不绝自己引以为豪却不知浅薄的见解。年轻且无畏的观点,被年长者充满善意的附和给溶解。犹记得陈世法董事长谈及自己为了开拓茶叶市场走南闯北艰辛时眼角流泪,字句哽咽的动容;也难忘创业致富带头人李开齐先生高温暴晒之下为团队成员讲解茶叶种植之道时豆大汗珠挥下;更记得从贫困户变为致富带头人杨长太豪情满怀讲述他脱贫成功之路时的落地之声和村支书如大禹治水般为民而三过家门而不入……
难怪我这样抗拒出门的人,从出行之前心中隐隐便有期待,大抵是这些掩埋在乡村的岁月无声在无数如他们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人身上闪光,使这乡村岁月值得永恒铭记。
来光山的日子里,十五位伙伴徒步上茶山学种茶知识,并肩过小河走崎岖道路,齐聚智慧助农业发展,奋力献策略于乡村来日……晨起似乎成为习惯,夜里奋笔疾书也变成常事,抬眼就望向努力的伙伴。
我们深知,短暂实践仅走了中国亿万分之一,难以想象千千万万的村庄人民都是怎样为了改变家乡,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更难以想象要在这一片热土上,攻坚克难如此倾尽一身之久。我们动容,第一次觉得专业所学兴许能够帮助处于瓶颈期的产业找到突破口。
“哎,我觉得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大学生创业组织,利用我们所学来帮助他们打开销售渠道……”
“我同意!这真的很有意义,可以在学校建立试点销售”“分档次做伴手礼”……
黑夜里,颠簸驶离村庄的路上,此起彼伏的青年之声打破了我逃避的心防,我抬起头,望见窗外升起的月亮。
从前怎么没有看见黑夜狡黠的月?回过头,看到兴致勃勃讨论的伙伴,我明白了,月亮只需一夜升起。(通讯员 朱晓慈)
时间:2021-08-17 作者:朱晓慈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