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关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同时也是给自己一次在校园外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郑州大学“践行者”团队分别来到三门峡的灵宝县和渑池县,对寺河山苹果产业、渑池仰韶文化和三门峡大坝进行走访调研,通过这几天的社会实践,我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不仅对灵宝市特色农业—苹果产业的农业模式有了一定了解,还对黄河流域的仰韶彩陶文化、彩陶的制作工艺和三门峡大坝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一座座连绵的山脉如绝美的画卷,上面绘画着灵宝苹果的美丽景象,高效的种植技术、多元的销售渠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共同构造出高质量的灵宝苹果产业!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灵宝苹果小镇,七八月份,正是果实积蓄力量,努力生长的好时节,我们沿着一条条蜿蜒的山路,穿过一座座山,登上了海拔一千多米的苹果基地。苹果布满整座山头,连绵不绝。提前联系接待我们的叔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苹果园园主,一见到我们,便热情地开始为我们讲解,关于树的品种,培育方法,培育周期,以及寺河山的地理位置对于苹果种植的好处……听着叔叔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果园的许多知识。如今,果树种植早已不同于往日,引进国内外新技术的现代化果园,能够利用循环农业技术在苹果高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践行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但这里同样也少不了叔叔一点一滴辛勤付出的身影,布满茧子的双手、黝黑的身影、坚实的臂膀都是叔叔成功的证明。我们随行拍照记录下这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瞬间……

一片片各式各样的彩陶,拼接起黄河流域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见证了黄河流域几千年来的不朽传奇。
渑池小队一行人来到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和河南仰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调研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仰韶文化,来到河南仰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各式各样的彩陶器物琳琅满目,每一件器物都蕴含自己独特的寓意和历史背景,“双联壶”象征着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小口尖底瓶”告诉人们要遵循中庸之道,切勿“满而覆”的道理;”人面鱼纹盆“象征着繁育子孙,族丁兴旺的愿望……在教会我们一个又一个做人道理的同时,我们也发自内心的折服于古人的智慧。来到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我们有幸参观了第四次考古发掘的现场,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彩陶文化,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和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发端,对我国考古学具有突破性的历史意义,近距离的参观仰韶文化遗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新石器时代,惊叹于古人是如何在简陋的条件下,利用自己的智慧,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器物,使人不禁感慨,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门峡大坝,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富强。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那黄河之水真的犹如天上来的一般奔流不息,亲临大坝,感受到宏伟的三门峡大坝,很难想象在1957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各行各业都急需发展的阶段,新中国如何利用四年时间建造出如此宏伟的三门峡大坝,想到这里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之下,了解到三门峡大坝对于黄河中游防洪防沙、发电供电的重要意义,也了解到三门峡大坝修建时的种种困境,对脚下的大坝更是满怀敬意,黄河中央的“中流砥柱”屹立不倒,象征着三门峡大坝对黄河的治理与保护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更象征着人民、民族、时代的“脊梁”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成为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社会实践已经圆满结束,回望整次实践不禁为仰韶文化广泛传播、源远流长而感到敬佩;为灵宝苹果的科技助农、声名远扬而感到骄傲;为三门峡大坝的大坝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而感到自豪,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加应当坚定信心,在实践中鼓舞自己、磨砺自己,为祖国伟大复兴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