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感悟:赴一场夏日之约
为培养青年学生实践能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青年志愿者总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围绕“益心向党,圆梦金城”这一主题组织开展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20日,在兴奋与期待中,开班仪式顺利举办,曾家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开启了暑期课堂生活。学生和志愿者们都已做好准备,迎接课堂。
初次相遇,新的开始
作为大二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暑期“三下乡”活动的队长,我期待着和这些有着共同愿望的朋友们在实践中贡献,在贡献中收获,在这个夏天留下属于我们的印迹。暑期支教的第一次相会就是开学典礼了,我的心情很激动但又有一点点紧张。“激动”是因为终于可以和这群小可爱们相遇,“紧张”是因为支教需要我们承担起一份责任。不过,一切都因为团队的默契与真诚变得游刃有余。开学典礼上,同学和老师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紧接着,各位志愿者老师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画片为背景,先后展开了配音秀,吸引孩子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此外,老师们还通过唱歌、舞蹈和朗诵等方式,志愿者老师们学有所长,各尽其能,带领孩子们快乐互动,积极探究,将开学典礼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你画我猜”的游戏环节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同时这也将本次开学典礼推向高潮。
一年守候,崇善致美,笃行致远
本次支教是青年志愿者总队面向曾家镇中心小学对口支教的第一年。支教期间其实更像是我们和这群孩子互相的陪伴与成长。这群孩子从小与祖辈生活在镇上,浅显的认知里只有身边熟悉的事物。但他们的单纯质朴、热情简单,他们渴望受到关注的同时,也对知识也有着向往与热爱,而支教,能为孩子们带去一份光明,一份希望,以全新的"云课堂"模式,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用自己的能力和温度去帮助这些孩子站的更高,看到更远。同样,他们的每一次笑容,就像酷暑里的一缕清风,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放下心里的防线去靠近,平和得一塌糊涂。这样温暖和真诚的传递,是孩子们所期待的美好,也更是作为一个志愿者的初心和幸福感。短暂的几次接触,让我明白作为大学生应该有的担当。积极服务社会,助力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我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接下来将要继续做的。
立足优势,倾情奉献
今年的支教,我们的团队结合往年经验,立足学校优势,特地开设了“一对三”英语正音课堂,来解决该校学生英语发音不准确、语音语调受方言影响和不敢开口讲英语等问题。同时,支教队将“一带一路”国家风情课与英语相结合,体现西外特色,同时为当地的学生讲解历史文化等知识。此外,支教队结合学生兴趣,开设了舞蹈课,手工课和朗诵课等多种兴趣类课堂,为上三清的孩子们带去更加有趣的暑期生活!“大写的”
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拿出青年人的态度,用自己在大学里的所学所获,倾情奉献给这些最可爱的孩子们。看到这些疫情那段时间令人动容的人和事,20岁的我再也无法沉沉地睡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总书记说道:“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我主动联系了县团委为医务子女补习功课,利用自己的所学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其实,从拥有全新主播身份的老师,兢兢业业,认真准备,全心全意地为我们授课;从每天关注我们身体健康,及时发布消息的辅导员老师和班委;从每天进出小区和超市为我们登记体温的工作人员;到冒着风险,不辞辛苦为我们运送快递的快递小哥;到凝聚人民力量,团结人民信心,坚定人们决心的媒体工作者;再到特殊时期,不能和家人团聚,为祖国争夺荣誉,为人民带来力量的运动员;再到工作在一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和各行各业的英雄和模范,他们都拥有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勇气和精神,都是我们充满力量坚定信心的根源。我们更因为贡献自己的力量,将这些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齐心协力,共同战疫。
大写的青春需要大写的青春梦想,大写的青春需要美德同行。不管是哪种方式,暑期的支教,更是我们这些青年志愿者们表达自我,风险自我的方式。希望这个夏天我们一起拥有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