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典故》中有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通古至今,它告诉我们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条,实现理想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不当将自己局限在隐形的束缚之中。7月4日晚对陈哲学姐的采访语录瞬间点悟了我。厌倦?疲乏?痛苦?为什么不换一条路走呢?
换一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身处投行业的柯利明经历金融危机,一夜之间事业与财富灰飞烟灭,走投无路的他最后转向影视圈发展,经过不懈拼搏,他从影视新手逆袭成为知名导演;麦瑞一直梦想着成为医生,可当她真的成为医生时,噩梦来临,晕血的缺陷让麦瑞的医生梦破灭,但天无绝人之路,她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玩具行业,人生一样很精彩;大文豪苏格特,从小功课就不好,因热爱读书和创作,作品丰硕质精,以至在英国小说史上分得一杯羹,后来还成为了一名律师。可见人生并非就要一条路走到底,车到山前必有路,相信自己,如果真心觉得自己不适合再在现在的路上走下去,换一条路,也能见彩虹。
陈哲学姐本科虽学的是思政专业,但她突破了学校专业标准化的培养模式,独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专业。在清楚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她明白自己对传媒感兴趣,于是在经历一番研究之后,决定三跨考研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与传播专业,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皇天终不负有心人,陈哲学姐顺利上岸华东政法大学。 虽然毕业后的她在大学里教授的仍是思政专业,但这段考研经历切实带来了更多收获。
高适在《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言,“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只要有真才实学,在哪里都能立足脚跟,安心地去干一番事业吧,不要徒劳无功而反。考研后的学姐致力寻找自己的路,她的目标不单单在于考研之后只当一个初中或高中的思政老师,而是想要跨专业去看一看真实的自己期待的喜欢的一个专业领域到底是怎么样的。
先前的努力不会因为换了条路而使得成果消散。它是一块石头,稳稳坐在那里,除了自己,谁也搬不动。陈哲学姐在原先的学习上获得能力培养的启发,获得成为研究生搞科研时助推力,她推开一扇扇大门,在知识的诺亚方舟中找到光的世界。拨开人云亦云的迷雾,练就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未解之谜”展开更深入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总是多元的,人生的道路亦是多样的。
“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坚信自己最终会有一个好的结局,是生活在这个宇宙永恒的定律。鸟儿翱翔千万里,偶有遇到沙漠无处停歇的时刻;航船远帆无际海,也会遭遇暴风雨翻浪狂啸的席卷;树木郁葱长久生,尔逢突遇暴雪风霜酷热渴涝的煎熬,可日月星辉依旧光芒万丈,地球依旧绕着太阳转。放心大胆地向前走吧,转个弯也还能走到远方。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你好,校友!”暑期实践队
梁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