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桃李工大,与爱同行丛凑大学生常州7月20日电(通讯员 储悦)2021年7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常州中天钢铁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了“寻访美丽工大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再续校友情怀,树立良好校友形象,并听取校友对学校发展建议,搜集校友对母校祝福,使优秀校友与母校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让实践队员们领略校友风采、感悟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校友的工作经历引导正确的就业观,树立目标的同时珍惜大学时光,为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第三炼钢厂校友王猛。丛凑大学生 通讯员 王倩 摄
知识就是力量书到用时方恨少。寻访的校友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掌握专业知识对钢铁行业来说是必要的,专业知识是专业技能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工作实践提供了指导与支撑,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的基础,才能够将其充分的应用后面的工作与实践中。如果将钢铁行业比作建筑,那么理论知识就是这座大厦的根基。只有地基够扎实,才能建出坚固的大厦。第三炼钢厂的校友王猛告诉实践队员们,课本上的前沿知识在钢厂上他几乎很少用到,但是基础的理论知识用在实际生产中是很平常的,尤其是在碰到问题之后解决它会产生的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而第二炼铁厂的校友李承锦强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特定的场景中理论知识非常有用、非常重要,是生产实践的基石。经验它只是经验,成为不了理论知识、也不能代替理论知识。队员们充分认识到掌握专业知识有利于让我们生产立足行业,有利于实现我们个人的价值,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第二炼铁厂校友李承锦。丛凑大学生 通讯员 王倩 摄
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综合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意思是想把铁打成你想要的样子,自己得先有打铁的本事,比喻做任何事都要有实力、有底气。习近平总书记虽然针对的是我们党要如何处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告诫全党要建立忧患意识,但是,对每个行业、每个基层来说都有非常的震撼力,足以引发我们每个人反躬自问。第三炼铁厂的校友王猛告诉实践队员们,进入钢铁行业要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第二炼铁厂的校友马芳清建议大学生在大学多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锻炼自我、拓展人脉资源,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第三炼钢厂的校友王向红强调选择钢铁行业之后要尽早做好思想准备,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努力提升自己。实践队员们学习校友精神,表示今后学习生活中会认真审视自己的短板,多反省多总结,除了发展自身优势,更要增强各个方面的能力。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第二炼铁厂校友马芳清。丛凑大学生 通讯员 王倩 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让知识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可能,只有通过实践产生的认识才是可靠的,才是准确的。缺乏实践的认识是不可信的。在谈及母校教学、管理以及知识培养系统的方面,校友们都肯定了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并建议母校多鼓励在校大学生去社会调研,让大学生尽快走出社会、跟社会接轨,实现“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第三炼钢厂的王向红告诉队员们社会与学校有很大的不同,进入社会要重新学习。学校应利用好寒暑假多带动学生出来走走,在钢铁行业中,这对大学生毕业的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和参考价值。第二炼铁厂的校友马芳清肯定了工大的先进教学以及老师课题研究的前沿性,但同时他也建议学校应把信息化、先进化的知识带入课程教学中,他用自身经验提醒实践队员们在学校里要拓展知识面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学校可以设置多学科专业课程交叉学习,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学到更多领域的知识。实践队员们受益匪浅,认识到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要领悟其他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综合培养自己的能力,获得自我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第三炼钢厂校友王向红。丛凑大学生 通讯员 王倩 摄
通过对校友的采访,实践队员们不仅锻炼了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也获得了很多的人生感悟。“海阔凭鱼飞,天高任鸟飞”,比照他们的人生轨迹,实践队员们对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也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