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传承红色基因,启迪青年就业

近日山东大学“青翼有梦,史志不渝”志愿服务队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开展对革命精神传承人物的寻访实践,探索不同时代背景下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以及青年就业择业观的差异,从而为当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和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志愿服务队成员在青州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于青州市档案馆处了解到青州市红色家庭的部分信息,经过队内讨论,决定以革命烈士贾万明作为本次实践的寻访对象。
贾万明,益都人,1940年前后,在抗日游击队中表现优异,与其妻李紫霞一同被举荐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贾万明工作认真负责、头脑灵活,很快被擢升为当地指导员,继续从事抗日相关工作,并在上级党委的指示下,多次组织袭击日寇据点的行动,为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日趋紧张,贾万明转而潜入县城开展地下工作,在国民党军队内部构建了情报网络、策反了部分先进军官。1946年,贾万明得到国民党搜捕共产党人的情报后,在董求昌政委的指示下,秘密返回根据地传递情报。因有叛徒泄密举报,贾万明完成任务返回途中,被国民党第八军收捕,其妻李紫霞亦在家中被国民党抓捕,随后于西甸被国民党枪决。
寻访中,志愿服务队成员对烈士遗孤贾德友进行了访谈。贾德友作为社会主义优秀的传承者与建设者,继承父母遗志,于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应征入伍,肩负青年使命投身共产主义建设。
谈及他所接受的党史教育,贾德友从自身经历出发给出了生动的回答。贾德友表示,他和父母两代人所经历的就是鲜活的党史,他生于红色家庭之中,党和组织的关怀与引领对他而言弥足珍贵。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他始终怀抱着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怀揣着对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忱,坚守着服务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使命。
当志愿服务队成员问及贾德友的就业观时,他提到,过去的就业选择空间较小,大多数人只是从事单一的工作,但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国家需要,就要义无反顾地去投入其中。对新一代青年来说,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外来文化也扭曲了一部分青年的就业观。他认为,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就业时不应只注重物质追求,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体现出青年的责任担当。
革命先烈虽已远去,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一百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革命前辈们义无反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六十年前,社会主义建设正当其时,在国家的号召下,一批批青年投身建设一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筑生产之基、卫家国之安。红色革命基因的传承,哺育了一代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对塑造其就业观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回望百年征程,当今仍看青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们肩负的历史任务虽有不同,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相同的。当今青年,唯有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就业观,才能担当青年责任,践行时代使命,助力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风雨不动安如山”。
文/贾健 魏祎 王悦瞳 尹鑫宇
 
 
时间:2021-08-30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校花金山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花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河北商贸学校校花高雪萍河北商贸学校校花高雪萍
邢台学院美女校花邢台学院美女校花
山东万杰医学院校花山东万杰医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