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渝行实践小组开展“体悟传统魅力,传承优秀文化”实践活动
【中国石油大学理学院8.30日讯】 (通讯员:罗文彬)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香渝行实践队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红狮大道参观巴国城,旨在体悟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探究中华文化的深重底蕴。
近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与介绍下,在大门处,实践队员了解到这是一个古建筑群,以重庆本土巴文化为魂 ,从建筑,雕塑,地刻,博物馆,研究协会等方面全面展现巴国的历史文化。主要景点有巴人博物馆、红狮公园、非遗茶文化体验中心、红喜坊婚庆创意街区、巴国城入口牌坊、巴将军雕塑、巴国风情美食街以及近百个雕塑地刻等组成,集文化旅游、自然生态、生活教育、休闲养生、礼典文化、国际会展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式旅游景区.并开放吸纳了中国汉唐时期的建筑精华。乘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千载之机,巴国城全方位提档升级,打造巴蜀文旅走廊桥头堡,成就巴蜀文旅走廊核心坐标,筑造全球知名文/商/旅融合性新地标,提升经济的同时近一步宣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提高的人民对于国家文化自信的认同感。
向里参观,实践队员了解到巴国城的历史。据《辞源》:“巴国,古国名夏朝时称为“巴方”,商朝时称为“除了巴国起源外,还了解了巴人。巴人,古巴族人的简称,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以廪君为首领,本有巴、樊、瞫、相、郑五姓。板楯蛮古时居住在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北及汉中东部,东及长江三峡,遍及整个川东地区,是川东巴国各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时期,巴人的制盐技术,从陶器储卤晒盐到陶器煮盐,不断发展完善。在此过程中,巴人部族也日益强盛。巴人的青铜器文化,以及玉器手工业等等。从生活,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全方面的为大家呈现了一部“巴人与巴国的演变史”。
参观过后,实践活动开始。实践队员开始了实地采访到巴国城来的游客。询问的问题有如下3个:1.您知道巴国城的由来吗2.您知道巴将军是谁吗3.您知道巴人的由来吗。实地采访了来巴国城参观的20位游客。其中有15个个中年人,5个老年人。受过不同的教育,教育程度从小学到研究生都有,虽然有的人学历很高,但是绝大部分游客对于巴国城的了解只有只言片语,回答不上来问题。即使参观过,也只是走马观花,对里面一些商业化的东西印象比较深刻。随后又做了有关商业化情况的调查,问他们觉得现在的景点,是否是原滋原味的,商业化气息严重与否。有近8成的旅客,都觉得景区商业气息太严重了,到处卖吃的,和一些不怎么好的古玩,以及纪念品。从始至终只有一位职业为高中老师的游客,对巴国城的历史,巴人的起源做出了准确的回答。
随后出于此状况,实践队员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游客进行游玩时,为大家讲解巴国城的来历,巴将军的身世以及生平事件,亲自带大家体验,讲解有关巴国城的“前世今生”。
随后对有关巴国城的故事,巴人的起源资料,做成了传单在现在进行发布,总共60份。进一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实践活动,重庆巴人博物馆作为专门纪念和展览巴国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展览了大量的巴国文物,透过这些文物,能感受古代重庆和川东鄂西的历史,感受古代重庆人的生活!从中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的智慧。它以重庆本土文化为魂,从古建筑,雕塑,地刻,博物馆等方面全面展现巴国历史文化。
如果还有机会,实践队员还愿意再踏入那片地区感受巴渝文化!巴人虽被秦灭亡,但其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得到了保留,传承至今仍能在一些地方看到巴文化的痕迹。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巴人博物馆这所学校里,珍藏着巴人先辈们留下来的珍贵记忆,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认识到了很多东西,解开了大家心中对于重庆文化起源的迷题。
但是也让实践队员们都意识到群众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比较弱,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去体悟中华传统魅力,传承优秀文化,需要去进一步的落实到位。在日新月异,处处都在被新生事物冲击取代的今天,能在这宝地体悟传统魅力,借此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香渝行实践小组 编辑责任:罗文彬
时间:2021-08-30 作者:罗文彬 来源:罗文彬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