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农产品与电商新型融合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妥善处理落实新模式发展下的新问题,7月16日至7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e路由“鲜”调研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城片区西城片区以及高教片区展开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调研地区内第三方平台生鲜配送问题对自提点与消费者展开调研。
e路有“鲜”调研队紧扣时代旋律,贴合“三下乡”社会实践背景。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机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农民生产销售与互联网结合,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不断提升电商扶贫成效。“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和具体举措,以电商平台为当地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电商理念为指导,挖掘农村当地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助力,并进行筛选、宣传、延伸,降低当地农产品销售难度及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7月16日至7月24日期间,实践队员们分成多个小组前往日照市各调研地区的第三方平台自提点并对自提点负责人进行采访以及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第三方平台生鲜配送的运输环节,第三方平台对线下自提点生鲜食品储存方式要求及相关情况。在采访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由于生鲜产品保质期短,对运输环节具有较高要求,因此美团等第三方平台会用冷库、冷藏车、冰袋和泡沫箱等进行运输,在食品到达代收点后,代收点的工作人员负责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醒消费者自取,以确保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在自提点调查时,实践队员调研后发现部分自提点存储商品方式要求不一致,平台监管存在一定疏漏,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
与此同时对采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购买生鲜食品的消费者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生鲜食品网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相关意见和建议。通过对消费商户的采访,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第三方平台对商户硬件配套设施不存在严格要求,部分第三方平台运输过程中存在运输不到位,运输过程中存在商品磨损等问题。在对小区居民等消费者的采访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保鲜状况褒贬不一,大部分消费者认为第三方平台配送的生鲜食品的品质较好、售后服务较好、配套服务完善以及退换货及时,但仍有部分消费者认为购买的生鲜食品存在品质问题不容忽视。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团队认为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鼓励农民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生产方式,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变革。例如:生鲜食品的购买,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利于给农民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要确保生鲜食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农产品流通效率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但是由于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以及普遍存在的流通基础设施薄弱、流通成本高和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一直比较低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这些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货源、核心盈利模式缺失、消费者信任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制约生鲜电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网络平台与终端店铺通过网络实现互通,以灵活地协调运营。才能从根本上突破生鲜电商的发展瓶颈,解决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