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0日至2021年8月17号,赴五彩淮南之传承时代接力棒小分队的六名学生和他们的导师前往淮南开展有关当地历史文化的暑期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8月10日,队长带领学生们在确定路线后首先参观了上窑森林公园新四军纪念林、新四军纪念林、新四军陈列馆,开展调研活动并了解它们的历史。其中有一石碑《永远的丰碑》,记述了新四军的历史,以及新四军陈毅军长给罗生特同志的信,讲述了三年抗战的艰苦等等。
(图为新四军纪念林中的石碑《永远的丰碑》 刘嘉琳 摄)
接下来学生们按照计划向有关人员了解淮南市红色记忆的实践活动,并参观了革命前辈的故居,例如曹广化,安徽省寿县人。他是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也是一位百岁将军。同时,学生们采访当地群众,深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并进行相关宣传活动,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在第四天小组成员共同前往大通碉堡、大通万人坑。大通碉堡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修建的,尽管战争早已结束,但这座碉堡并没有就此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是特意在道路中间圈出了一片绿地,把碉堡保留了下来,这似乎在时刻告诫着过往的行人,诉说着那段侵略史,是淮南人应该铭记于心的一段历史。而大通万人坑则是日寇为掩盖他们的滔天罪行,硬逼着工人在这里挖的大坑,把满山遍野的尸骨集中抛入坑内, 丢一层尸骨,洒一层石灰,形成了惨绝人寰的“万人坑”这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在我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铁证。
(组图为大通万人坑 刘嘉琳 摄)
在第五天小组成员最先前往田家庵区的淮南市博物馆,共有藏品2062件,另有隋唐寿州窑瓷器标本上万件。其中以隋唐古寿州窑瓷器、春秋战国时期蔡楚铜器和铜镜系列收藏最具地方特色,淮南市博物馆已成为寿州窑瓷器重要研究基地。小组成员们进行在淮南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疫情期间,为了保持馆内卫生安全问题,小组成员进行了捡垃圾、疏通人群,照看文物等相关服务。经过一天的参观欣赏学习,使学生们了解淮南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文化精神。
(图为淮南博物馆 刘嘉琳 摄)
(图为在淮南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 李媛媛 摄)
在最后,小组学生共同前往当地人文底蕴深厚的实践地点,向淮南市人民了解了寿县大救驾、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淮南豆腐宴等淮南传统美食的文化典故和意义,从而对淮南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有幸品尝了淮南牛肉汤,味道鲜美至极。淮南豆腐宴是传统名菜之一。莫道豆腐平常菜,大厨烹成席上珍。”闻名已久的豆腐宴,体味到豆腐佳肴之绝妙,深感淮南不愧是创始地。印象特深的菜肴,“爆竹声声”、“鸡浆豆腐”、“五彩豆腐”、“刘安点丹”以及“豆腐水饺”。淮南的美食品种多样,味道绝佳,有闻名全国的名菜,也有隐于街市之中的民间小吃。
(图为淮南牛肉汤 刘嘉琳 摄)
在这次的暑期实践活动中,通过这样的经历后,我感觉到了生活即是学习,学习即是实践,实践即是体验。总之,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组员们感受了先辈们在革命时期的先锋模范精神,更深地了解了红色文化,深刻体会到革命的不易,更好地发扬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