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延安禁毒访谈之行圆满结束
2021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延安禁毒访谈之行圆满结束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8日电(通讯员 李寒冰)为响应国家禁毒号召,充分调动青年大学生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共建无毒社会,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决定于2021年暑期组织开展“防范毒品滥用,共享健康人生”项目。7月中旬,项目组成员分别前往陕西省延安市进行访谈及调查活动。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对个人,毒品既能带来生理的摧残,也能给人心理的折磨,轻者伤身,重者致命;对社会,毒品能够折损一个集体的精神,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国家,毒品则是腐朽根基的蠹虫,阻碍奋进的山石。因此,“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做好禁毒工作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只有做好禁毒工作才能为国家发展进步助力。基于此,2021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决定开展“防范毒品滥用,共享健康人生”项目,学习毒品相关知识、了解禁毒工作、调查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并且思考探索禁毒科普宣传新模式,为禁毒工作注入一份力量。今日,项目组成员决定分别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对禁毒干警及当地居民展开调查访问工作。
2021年7月23日,项目组成员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对武楚诚警官进行采访。武楚诚警官常年奋斗在禁毒一线,对禁毒工作有着颇为丰富的心得。首先,武楚诚警官分别介绍了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的特点与区别,传统毒品能使吸食者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降低,从而危害吸食者的生理健康,而新型毒品则偏重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影响,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能够造成吸食者情绪起伏、兴奋致幻。然而,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危害,都是不可逆转的,且能给人体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此外,武警官还向成员们分享了禁毒干警的日常禁毒工作,禁毒干警们既需要处理危险系数高的犯罪行为,也需要负责许多基础工作,例如对工厂流水线、快递物流业进行排查,对社区居民进行禁毒知识科普。经验丰富的武警官指出,法律意识的培养树立是重中之重,倘若没有深入了解毒品知识,不清楚毒品的危害,那么就会极易误吸毒品或参与到贩毒案件当中,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更是对社会、国家的不负责。
武警官还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提出了防范毒品的宝贵建议。首先,坚定的信念是必要条件,遇到诱惑应当坚持立场,勇敢说不,由于毒品能够使人形成瘾癖,因此,只要尝试过一次后便难以戒除,从而踏入深渊;其次,人们应当自觉主动学习毒品相关知识,增强防范意识,这样在面临危险情况时才能及时做出理智的判断,增强戒备;其三,网吧、酒吧等场所是毒品吸食者的聚集区,应当控制出入这些场所的频率,同时,也要注意个人社交圈的把握,从而彻底切断毒源,使毒品无法近身。
接下来,项目组成员前往延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对毕雪婷警官进行采访。首先,毕警官介绍了延安市吸毒人员的特征:主要为中年人群体,多为无业、待业人员,同时也存在少数青年人。此外,毕警官也对毒品吸食者接触毒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体分为自身原因及社会原因两大板块,自身原因层面,毒品吸食者可能存在素质较低,缺乏意志力等问题,因此面对毒品自控力较差,另外,个人交友如有不慎,吸毒的可能性将成倍增加;社会原因层面,个人极有可能因为不注意生活方式、受到不良因素侵害而走上吸毒的不归路。
毕警官还向项目组成员分享了延安市目前开展的宣传教育工作。自2021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以来,延安市各地相继开展了“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危害”为主题,以“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为理念的宣传活动,利用“国际禁毒日”这一标志掀起了禁毒防毒宣传教育新高潮;禁毒宣传教育开展形式也逐渐多样化,禁毒工作人员与居民近距离接触,面对面解答群众困惑,生动讲解禁毒法规、科普毒品知识,发放精心设计的宣传手册······这些形式使毒品宣传教育工作效果更加显著,居民反馈也向好发展。
经过“防范毒品滥用,共享健康人生”项目组的延安之行,成员们既学习了专业的毒品相关知识,增强了毒品防范意识,更对延安市禁毒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完善的了解,可谓受益匪浅。
时间:2021-07-29 作者:黎玲 来源:黎玲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