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西外学子三下乡

丛凑大学生网7月28日电(通讯员  林丹丹)。7月20日-7月28日,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暑期调研队赴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对瀛湖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观赏其发展成果,总结其发展思路,探索瀛湖振兴发展振兴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汉滨区瀛湖镇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把目光盯到特色产业建设上,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点面结合”的发展原则和“南抓茶、北抓桑、枇杷鲜果抓中央”的发展思路,产业建设成果显著。
瀛湖镇位于安康城区西南约15公里处,由原玉岚、南溪、瀛湖三个乡镇合并而成,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瀛湖风景区所在地,辖区旅游禀赋独特、湖光旖旎、山清水秀。近年来,全镇紧紧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富镇”的发展战略,咬定“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发展理念,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兴起。通过坚持生态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品牌化提升、市场化营销”的总体思路,狠抓产业基地建设,截止去年底,全镇实现茶园3万亩,枇杷7000亩,杨梅3000亩,花卉苗木1500亩、黄花菜种植800亩、中药材2000亩、拐枣6000亩、蚕桑1000亩、养蜂3000箱。规模化生猪养殖1万余头。
乡情黄花菜、瀛天核桃、瀛湖茶叶、瀛湖枇杷、瀛湖蜂蜜等农产品完成“双品一标”认证,“瀛湖枇杷”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系列农副产品在京东、淘宝、建行善融商务等电商平台上线销售。除此之外,瀛湖茶叶、汉岚茶叶、秦萃安康等多个茶叶品牌相继投入市场,其中由安康绿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出品的“秦萃安康”系列绿茶、红茶,荣获国际茶业博览会第四届亚太茶茗金奖,瀛湖牌系列产品逐步打响,农产品品牌效应初步形成;产业转型发展凸显成效。
              
 
 
图为瀛湖特色农产品香椿采摘场景  通讯员   张秀蔓 供图
 
瀛湖镇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统揽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产业强镇发展战略,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点面结合”的发展原则和“南抓茶、北抓桑、枇杷鲜果抓中央”的发展思路,挖掘自身优势条件。综合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天然资源,对农业实行区域化种植,模块化理,最大意义上实现农业种植“精分”,建设优质产业园区,从而保证了农业种植的高质、高量、高效。
 
               
 

图为产业园中的山楂 通讯员 张含 供图
 
瀛湖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发展中为农业的创收带来重重机遇。牢牢抓住生态建设与民生发展两条主线,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以农业发展改善民生,同时又以人民幸福力促农业发展。调研队员们在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中感受瀛湖发展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在对园区的观赏中回顾居民生活的变迁。当地政府各基层干部与民众团结一心,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习近平主席任浙江省党委书记时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瀛湖发展取得如今的成果正是对这一发言的真实呈现。纵观瀛湖近年来的发展,“绿水”更绿,“青山”更青。“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环境的改善使瀛湖的农业发展实现“以农促农”,民生的进步让瀛湖的当地的居民实现“以人养人”。瀛湖是生态农业的实施基地,瀛湖居民是农业发展与生态共生的见证者与缔造者。
农业是中国发展亘古不变的话题,生态在中国的发展中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齐头并进,瀛湖的发展模式为这个问题提交了一份优质的答卷。以生态为基,以农业发展为需,以满足自然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为要素,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种植,架起农业与生态之间的桥梁。与此同时,为农作物的销售积极寻求出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引导农民从“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的旧思想向“土地适合什么种什么”科学新思想转变,从而形成地方特色的合力,解决农民“产”“销”之间的顾虑,真正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创收与人民幸福三者间的有机统一。
 

图为调研队员与当地居民在产业园中的合影 通讯员 张秀蔓 供图
时间:2021-07-28 作者:林丹丹 来源:林丹丹 关注:
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校花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花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黑河学院校花黑河学院校花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的校花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的校花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花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