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技术 传承红色基因
舟山7月19日电(通讯员 谢文静 钱玲)
学习地质教育,了解红色故事,成就有志青年。
重读红色家书,不忘初心使命。7月1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牵手无邪童心,共筑红色六横”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在舟山市六横岛沙埔新村与龙山新村村委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家书诵读活动。以此,领略那个烽火燃烧的革命岁月里的一个个鲜活年轻的生命,感受他们坚贞无畏的气节,从中汲取营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随后还开展“防治地质灾害,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讲座,告诉小朋友们地质活动所造成的灾害,并未雨绸缪做好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猛如虎,科普教育从小补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被已完成的学说压倒!”直至2021年的今天依旧会发生一些不可预防的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会让人失去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实践团成员为此展开了关于地质运动的主题讲座。主要从地质的形成、地壳的运动、地震的发生和发展入手,感受自然万物经过山川、河流侵蚀所形成的特征性地形。实践团成员主要分为两部分教学,一方面是海啸的形成,另一方面是地震的成因与演变。小朋友们对地震方面的问题兴趣颇深,主动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地震小知识和以往造成重大伤害的地震地区。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当代小朋友所了解到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了。在正确的引导下,一个小朋友说“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从事科学类事业,勘测地质活动,减少自然灾害的产生。”地震的影响是一方面,更可怕的是次生灾害,火灾、水灾、山崩、海啸等等。小朋友们的防震意识都很强,知道地震来了要躲在桌下、躲在墙角,利用安全三角的结构保护生命。在城市中发生地震,可能由于家中存在没有熄灭的火源、燃气管道泄露或者电路短路等,可能引起城市火灾并导致一些有毒气体的蔓延,从而危及更多生命。这一桩桩一件件让实践团成员和小朋友们深刻的领会到了自然灾害防不胜防,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正确采取措施,就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封封感人肺腑的家书,一段段慷慨就义的故事,尽在一张张浸透着历史沧桑的纸上,它们跨越历史的长河,经历着数十载岁月的洗礼,如今,将它们带进课堂,能感受到浓厚的时代气息,仿佛能体会到家书作者当时的慷慨激昂,一起随着他跳动的脉搏,从中获得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这是傅常挥笔写给妻儿的一封家书,虽只有短短短三十一个字,但字字泣血,处处真情,他义无反顾选择到抗战前线,表现了对天下国家的人间大爱和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还有以身许国、保家卫国的崇高品质。一个小男孩感慨道:“我在朗读他们家书的时候,感受到他们对于家人、朋友的无私牵挂,以及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我们不仅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而且更要铭记他们艰苦奋斗的功绩,并践行他们的誓言,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做到有岁月可回首,有青春不蹉跎。”随后,实践团成员补充道:“如今这一片片发展的热土,是昨日一个个烈士用热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继承先烈遗志,凝聚前行力量,为以后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心无旁骛抓发展,真情实感聊故事
走进大自然,为自然发声。实践团成员通过此次活动,深刻感受到自然灾害对国家社会的影响。红色家书,传扬千里,背景故事,深入人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铭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
据悉,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实践团的每个成员也都表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弘扬中国红色文化,深究其背景故事,争取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团队名称:“牵手无邪童心,共筑红色六横”实践团
撰稿人: 谢文静、钱玲
摄影者:李元凤
时间:2021-07-23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