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三下乡感悟:观“红岩基地”,忆峥嵘岁月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向阳开……”,我作为一个外地人,对于“红岩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红岩》这本书,这本书中描述的江姐等一批为了中国解放的革命烈士,是我所钦佩的,书中描绘了许多的感动人物其中不乏以现实中人物为模板刻画的,而今天我也有幸能有机会去跟随我院的三下乡队伍就来到了“红岩基地”,去感受现实中的“红岩文化”,去真正的感受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的本色写照。
对于我来说,渣滓洞是对我比较影响比较深的“红岩基地”,渣滓洞是于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其中这里面有这样一个革命烈士的简介:“我死了有党在,就等于没有死”,他在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高吟《就义歌》,英勇而死,享年28岁,他就是——刘国鋕。我看到他是一个英俊的帅小伙,下穿中山装,有着坚毅的目光,如果他生活在现在——一个由他们亲手打造的,用汗血铸就而成的中国,将会是如何幸福呀?那我呢?我在28岁的时候会干什么呢,也许是为着工作上的事而烦恼,也许是在和男朋友约会的途中遇到的突发意外而烦恼,也许……我这样的烦恼只是身为一个平凡人在那个年纪都会有的烦恼,而诸如刘国鋕这样的革命烈士,他们在极小的年纪就已经将个人自我的烦恼抛至脑后,立足于国家民族的复兴之路。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时势造就英雄这样的外部条件的原因,更是在他们个人将自己的命运紧紧的系入祖国命运的发展中。我想对身处在那个年代的革命烈士们说:“峥嵘时代,感谢有你们,谢谢是你们!”
小小的“红岩基地”汇集了不同年龄段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他们有来自安徽的中共党员,他们有来自西安的长安大学“三下乡”的小分队,他们有被爸爸妈妈牵在手中的小可爱们,他们是今天我所遇到的一部分人,还有许许多多的被“红岩精神”吸引到这里的人。我们似乎会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不顾路途而来呢?那是因为这里有他们想找寻的精神追求,我想对于他们而言:这里精神的魅力足以克服这些外部困难。
人潮涌流,在人来人往中似乎可以依稀看到革命先烈们留下的痕迹,在那时候的他们在经受怎样的严刑拷打和精神折磨呢?我们如今在墙上看到的那一件件被文字记录着的事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腥风血雨呢?我们只能去沉思,只能去感触,只能去缅怀这文字背后的艰辛。
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是我们的幸运,在这个被革命先烈们用血肉铸就的时代中,我们拥有更多更丰富的物质材料,拥有以前的人们根本不能想象的美好生活,所以深处这个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有那个自觉的动力去激励自己不断追求更好更美的中国的奋斗。
 
通讯员 罗婉华
时间:2021-07-14 作者:重师求真青年 来源:重师求真青年 关注: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校花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校花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花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花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女校花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女校花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气质校花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气质校花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花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