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在校大学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入库2年后就得到配型成功的消息,注射了5天动员剂,采集了4个小时,终于完成捐献,我的干细胞可以让另一个人重获健康,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北海市红十字志愿者、在校大学生黄同学用“奇妙”评价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
欢送仪式
今年21岁的黄同学就读于北部湾大学,是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二学生,是北部湾大学大学生防艾与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骨干。他乐于助人,待人友好,诚实谦逊,他因积极参加防艾知识竞赛、防艾知识宣传、创城创卫志愿服务活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广西红十字会青少年培训夏令营等志愿者工作而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一直好评。
成功捐献
2019年4月,黄同学在造血干细胞宣传采样动员活动中主动填写入库志愿者登记表和同意书,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8月,黄同学接到北海市红十字会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他当即答应进行捐献。“能配型成功就是缘分,能救人一命当然义不容辞。”黄同学通过志愿者培训了解到,如今使用采集外周血的方法捐献造血干细胞,不用抽骨髓,和捐献血小板的过程相似,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无需担心。自己家里人听说这件事,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人一命,也都非常支持他。北海市红十字会在黄同学赴南宁捐献前组织了欢送仪式,邀请了北海市第一例在校捐献大学生伍业龙现身说法,介绍了当时捐献的过程,为黄同学打气。中国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总队广西北海市分队骨干队员、全国无偿献血金奖、银奖获得者到场进行加油鼓劲。黄同学成功捐献,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1916例,广西第412例,北海市第12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成为北海市第二位在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学生。
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的配型只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的成功率,所以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的库容量越大,血液病患者找到相合供者的机会就越多,“生机”就越大,“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行列中来”。
时间:2021-09-04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