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人闲车马慢,到如今的昼夜灯长明。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更加忙碌,甚至于忽视自己的休息与健康,直到身边有生命骤然逝去,才追悔莫及。如宫崎骏动漫里的那句话: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不会再见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走入大众视野,它们甚至可能在瞬间夺走人的生命。我们感慨生命的脆弱,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有效减少疾病给人带来的伤害。
鼎聚星火实践队成立于2020年,我们立足公共卫生重大事件,致力于用镜头记录真实世界,用文字发出北航声音。
经过前期的思考和准备,2021年暑期我们以“领航·聚焦行业发展”为选题方向,围绕“以心源性猝死急救为代表的公共急救”这一公共卫生领域热点问题,以线上的形式开展了调研科普类实践活动。
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实践内容吧~
定题:溯源心源猝死,探寻急救方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我国“十四五”建设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强化应急处置职能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医疗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急救是至关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急救体系建设在全国医疗体制建设中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因具有发病迅速、死亡人数多、救活率低等一系列特点,心源性猝死这一疾病现在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如今,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救援已成为公共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充分的调查与讨论,我们将实践主题定为“我国公共急救体系建设调研分析——以心源性猝死急救为个案”,并结合2022北京冬奥会的将至,重点关注了冬季运动中的急救措施。
在具体的实践内容上,一方面,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线上采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冬季运动中的心源性猝死急救进行调研,并由此拓展到对我国公共急救体系的探究;另一方面,我们参加了急救理论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急救水平,还以视频录制投放的形式开展了面向老年人的线上“科普小讲堂”,助力推广急救知识,倡导健康生活。
文献调研:调研气象灾害,探索应急保障
在开展线上采访与问卷调研等活动前,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调研,了解冬奥会及冬季运动相关的急救和气象灾害等情况。
我们首先调研并整理了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并对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发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其发生趋势。
其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北京冬奥期间将采用精细化、自动化的气象预测方式,例如北京市气象局专门开发了“睿思”预报系统,可以提供分钟级、定量化的气象要素预报,有效地服务冬奥会相关赛事。
此外,我们还调研了部分夏季、冬季奥运会的部分应急保障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在北京冬奥会中具有可行性的应急保障措施。除气象问题外,也应密切关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加大京津冀地区的医疗物资储备,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沟通与交流等。
通过这些文献调研,我们对可能会影响冬奥会的气象灾害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对冬奥会期间的卫生应急服务保障需求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控对策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我们之后的具体实践活动打下了理论知识基础。
问卷调查: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调研的第一步,是进行了一份面向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收集了近四百份线上问卷结果并进行了分析整理,问卷主要反映了非医学(相关)职业/专业的人群对于冬季运动及其急救知识的普遍了解情况。
大多数受调查者对于冬季运动包含的项目、其可能给机体带来的影响以及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较大比例的受调查者表示参加过CPR、AED相关技能培训,但整体对于冬季运动中个人和社会应采取的急救措施的了解程度较低,且受调查者对上述了解程度的自我评分略高于作答客观题所得平均分,这一现象提示部分人群与“正确了解”急救知识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对于冬季运动及其急救在我国普及程度的影响因素,受调查者普遍认为其与社会关注度、媒体宣传、急救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相关机构后续也可以尝试从以上因素入手进行推广普及。
总的来说,本次调查说明了社会公众对冬季运动、冬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冬季运动中的应急保障措施等的了解程度均有待提升,同时也体现了加强技能培训、宣传基础知识、普及急救教育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后续我们的实践调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必要性支撑。
采访交流
首医红会急救队交流会——尽所能之精微,为科普致万民
感于群众急救知识亟需补充、急救意识亟待提升的现状,我们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红十字会急救队于8月10日15时开展了一场线上交流活动,了解急救队日常工作的内容及外出科普的感想经验,互相交流对当前社会急救现状等的看法,发现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并请急救队同学对本次实践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急救队的王颖琦和王泽华同学用PPT的形式介绍了急救队的职能和日常工作,也分享了队伍外出实践科普急救知识的和经历。随后鼎聚星火实践队队长邓凯莎立足实践队成立初心,回顾实践成果,提出新的预期与目标——宣传科普公共急救,助力健康中国。
之后的自由提问环节,鼎聚星火实践队的黄蕊和李绪航同学从急救、科普工作与社会现状三个方面向首医急救队的同学进行提问。询问他们对于当下急救知识普及率的看法及改进方案,也征求了他们对于普及急救知识方法的意见。从急救队同学的回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们救死扶伤的初心以及宣传急救知识的热情。
最后,两队同学针对现今社会上的急救事件进行讨论,结合近期国内的极端灾害天气和刚结束不久的东京奥运会,对极端场景和特殊场景下的急救模式提出新的想法,总结出我们作为大学生该如何在不同的方面做出贡献,展现青年人的使命担当。
北医三院医生采访——白衣非羡浮名,鸿羽悬壶济世
“心源性猝死”一词于我们已不再陌生,我们常常痛心于一个个因心脏骤停而逝去的生命,也越来越意识到深入了解并广泛科普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性。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到来,我们欢欣雀跃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冬季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问题。
这次,我们联系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的任川医生从急救现状、社会意识、冬季运动相关急救三个方面进行了采访。
在与医生交谈后,我们意识到目前急救现状仍不容乐观,急救体系有待完善,急救教育有待普及。然而,“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我们的声音虽然微弱,但越来越多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将不容忽视,让我们为这个冬天的运动热潮添一份安全保障,让人们尽情地享受这个热情的冬天。
实践活动
线上理论急救学习
鼎聚星火实践队原计划走进红十字会培训基地进行急救培训,但由于疫情影响,为保障实践队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本次实践活动改为线上进行。实践队员们积极参与了红十字会组织的线上急救培训。
在此次线上培训中,队员们学习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心肺复苏的施救流程、操作方法以及止血、绷带包扎等创伤救护相关内容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
除观看学习视频以外,队员们积极动手操作,将理论付诸实践,跟随着视频的讲解进行包扎操作和完整的急救操作,通过亲身实践巩固,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
通过本次急救知识培训,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了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基本掌握了急救理论知识,期待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参与急救培训,逐步强化急救意识,提升急救能力,在危机时刻伸出双手,重燃生命之光!
急救科普
我们开展了面向老年人群的“科普校讲堂”活动。考虑到老人的实际需求,每一部分我们都精心录制了讲解视频,涵盖心源性猝死的定义、特点、征兆表现、针对老年人的日常预防以及针对心源性猝死的急救知识等多个方面,细致全面地为老人们介绍了心源性猝死这一疾病,同时也帮助他们学习了相关急救措施。通过这次科普活动,队员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全面学习急救知识,助人助己的决心。
结语
人类是脆弱的,一丁点的宇宙射线就能将人们置于死地;人类是渺小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最初人们毫无招架之力;但人类又是坚强的,能忍受难以想象的苦痛,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人类还是伟大的,舍小家为大家,众志成城,寂寥的街头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尽管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但我们仍希望通过我们的微小努力,让更多的人在需要自救时把握机会,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阳光灿烂,水波温柔,有健康的体魄去迎接无限的未来,是我们对屏幕前每个人衷心的美好祝愿。
恰逢其时,鼎聚星火实践队在2021年的暑期有缘相聚,共同为大众的生命安全献策献力。如今九月在即,终有一别,前路浩荡,山高水长,愿君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