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子三下乡II家访调研,见证你我关系的拉进!
湖北科技学院星火支教暑期重点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至8月赴安徽省亳州市双庙镇圣尧小学开展暑期乡村夏令营,实践期间团队以关注基础教育落后地区实际情况及当地儿童教育现状为研究方向开展实地调研。其中家访主要围绕对孩子们的家庭基本情况、夏令营期间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孩子们对于手机等娱乐产品的使用情况、课程的开设及建议等相关内容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完成后对实际情况进行汇总处理,形成成长档案。旨在了解小朋友的基础上深入走进小朋友,进行持续性的陪伴。
前期网络调研
实践之初,支教团队对当地小学展开网络调研,并结合相关材料了解目前城乡接受教育的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乡村小学目前所处的现状,乡村儿童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明确此行的目的,深化支教的意义。
通过网络数据调查,团队整合材料得知早些年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较大,两者之间的失衡状态在教育方面表现得极其明显。具体表现为我国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师资严重匮乏、教学资源欠缺等问题,导致农村大部分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农村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面对这个现状,社会各界人士都希望能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上好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政策的下达,乡村小学是否会进行转型,农村家庭实际情况是否会得到改善。带着这些问题,实地调研团队正式开启本次支教之旅。
乡村小学的改善
7月10日,团队抵达坐落于涡阳县涡南镇的圣尧小学,眼前的小学和此前调查的存在出入。2019年初的学校还是教室由于地面不断出现裂缝、凸起,坑洼不平,课桌凳不能平稳摆放,即使进行修补,但因地面材质不同依旧无法融合在一起。
经过校长及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申请到公益修缮项目,经过近几年的修正,圣尧小学现在也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小学。目前在校学生近200 人,学校设有图书室,多功能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房等各项基础教学设施,硬件设施基本完善。但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七个教学班仅有不到十名教师。
家访调研
在正式调研前,团队展开实际部署,明确每日家访人员名单,与家长联系好,确定了以孩子们的家庭基本情况、夏令营期间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孩子们对于手机等娱乐产品的使用情况、课程的开设及建议为调研主题。
7月17日放学后,团队对圣尧小学的孩子正式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家访。第一天的调研团队共走访了9户人家,在这些家庭中,有书香门第的儒雅人家,有简单朴素的人家。通过和家长的交谈得知这些家庭的普遍生活情况较好,不存在十分艰难的生活情况。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整体上看也较好,都会在家中第一时间完成作业,对于学习十分的主动,态度积极,就是其中两户人家的孩子并不在家中,接受访问的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了解后知道这部分孩子的家长是外出务工,为了给家庭增加一些收入。但这也就造成了这些孩子短时间之内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其中一位家长是去广州打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团聚。
随后,团队接连展开14天的家访。通过家庭走访,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孩子普遍存在留守的情况,父母为了补给家用,供孩子们更好的读书会选择外出打工,这也造成了乡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本次调研,团队成员对孩子们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更深入的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氛围。
后期总结反馈
通过本次家访调研,团队得知随着乡村振新的深入,脱贫攻坚等相关相关政策的下达,现在乡村儿童的家长都十分支持将子女送去读书,部分家庭都有足够的资金将子女送到学校读书,但为了使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有资金的家长会选择将孩子送到城镇读书,这也就造成了乡村小学生源不断地减少,而那些没有充足资金的家庭为了优质的教育,身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父母不得不前往城市务工,这造成留守儿童的数目逐步增多,基本上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组合在调研的的大部分家庭是标配。
15天的家访共整理有效的表单达247份,随后团队开展建档工作,将小朋友的性格、爱好、特质等内容进行整理,结合家访了解到的特殊情况进行汇总,完成建档。以便于实现持续性关注,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
通过建档,各支教老师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经过分析得知这些情况后,团队也针对性的将授课内容进行跳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展开,在有限的时间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经过改善,当时的那名低年级在课上说自己没有朋友的同学,也在学校渐渐变得勇敢,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朋友;而在此前授课中出现的无人举手回答问题的情况也大大的改善,同学们在课堂上,变得活跃,积极回答问题,一切都在慢慢的变好!
时间:2021-08-22 作者:孔浩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