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了调查红色基因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宣讲红色党史知识,我加入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讲堂暑期实践调研团,在郑州市和洛阳市开展了为期20天的实践调研。
实践初期,我们深入学校、社区、主题公园等具有代表性地点,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践队员们在过程中向学生以及家长普及党史故事、宣传党史知识。在实践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实践队前往二七纪念馆进行学习与宣讲。当我们进入馆内,一张张历史照片和一件件“二七大罢工”的历史文物,都展现出先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馆内参观的还有不少家长孩子以及其它各校实践队,队员们借此机会给小朋友和其他学校实践队成员进行了相关党史宣讲。实践过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我们要更加努力学好党史文化教育,争做时代文明青年。”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红色教育要抓好青少年这一群体,用红色文化激活红色血脉,使红色基因侵入青年心扉。
在洛阳一站,我们前往了洛阳市美术馆学习红色文化。有幸参观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画百米长卷精品创作工程《河洛儿女心向党》”。百米长卷展风华,赤诚如焗绘宏图。画卷生动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河洛大地百年来‘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沧桑巨变以及河洛儿女‘一心向党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中国青年,青春激扬,学习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华夏中国,根脉炎黄,履历荣辱悲欢,成就百年梦想。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我们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更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实践中期,因郑州特大暴雨的影响,我们实践队员终止了外地实践,组成防汛志愿小分队,积极配合受灾地区防汛工作人员,搬运救灾物资,安抚受灾群众。队员们自发在自己所在家乡开展志愿活动,救助灾情。青春因奉献而精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已经具备了承担起新时代重任的能力,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实践后期,队员们一同进行材料的整理和形成调查报告,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在这为期20天的实践中,我感受到我不仅是为他人宣讲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在一次次的讲解中提升自己,加强自身的红色文化教育。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当中,从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