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我们在夏天告别吧
“好像什么都还没有做这个夏天就要结束了”。如果有人问我这个夏天你做的最值得的事情是什么?那我一定会骄傲的告诉他:前往曾家——支教。
关于支教其实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但一直没有机会去实现我的小小愿望,而在今年暑假学校组织的“三下乡”则给了我这次表现的机会。其实在来之前就一直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想要选择支教,来到曾家后我找到了答案。作为曾家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四个年级五个班的朗诵老师、面对一百多个孩子,我感受到了身上责任的重大,来到这里我就不再是父母身边撒娇的小孩子,而是成为了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还记得刚来的第一天为了记清楚我们班孩子的名字,我一遍遍的念每个人的名字。而且更有挑战性的是我们班上还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两个人给我的认人工作又增加了一丝难度。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记住了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并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基本信息。
第一次做老师,我的内心是欣喜的、激动的、也带着一丝丝的紧张,怀着满心的期待走向讲台,给孩子们上了第一节班会课。初登讲台的我还是有些小小的经验不足,但越说信心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在这15天里,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感觉到被需要。在校内我们就是学生的家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孩子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班主任。有天中午刚上学的时候,学校进来了一条流浪狗缠上了我们班双胞胎的弟弟,小孩子不懂吓的满校园跑,可是我们知道被狗追最好不要跑。虽然我也很怕狗但我还是一把搂过弟弟让他站在我的身后。还有一个女孩子,她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做手工然后送给我,在15天快结束的时候,她送给我一个小信封,信中写着:老师,你们是不是要走了?我们的支教是不是快要结束了。你们要走了,我很舍不得。看到这里感动之余也有一点感伤,我很开心我的学生能从内心认可我们这一群老师,也在想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们选择支教的地方是在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子。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这个小镇子孩子们聚集最多的地方是安置房前面的一个广场,每当晚上我们去散步的时候,总有一群孩子向我们跑来,嘴里还喊着:“老师,老师”,拉着我们的手说要和老师一起玩。拉到老师手的孩子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骄傲。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不管我们的到来带给这群孩子的是知识还是陪伴,但是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之后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我知道了我们的到来对他们而言是有意义的,他们需要这群大哥哥和大姐姐的陪伴。正是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更加坚定我最初的选择,也开始明白支教的意义,用这短短的15天,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在曾家,没有电影院、没有商场,只有好看的云、只有孜孜不倦流淌的河水、只有孩子们真诚的笑脸、只有家长们淳朴的面庞。在这里虽然少了很多娱乐场所,但我收获的快乐却又很多,我很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光,享受走在校园孩子们一声声的“老师好”,这种生活很幸福也很满足,这种体验值得珍惜,我相信不管多久以后,在回味起这段日子,一定是无比令人还念的。
通讯员 强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