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学子2021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之小岗村纪实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22日电(通讯员刘文少 李灿)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传承红色精神并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攻坚克难的勇气。淮师学子紧跟党的步伐于7月份直达安徽凤阳小岗村通过躬行实践来探寻此地蕴含的红色文化,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在游玩时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被誉为“中国十大名村”之一的小岗村孕育着独特的人文风韵和红色基因,而中国农村改革就从凤阳小岗得以发展壮大。(图为实践队在小岗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灿提供) 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背景下,7月21日下午,淮北师范大学红探小组开始了寻“红”之旅,本小组由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班的10名成员组成,该活动内容分为发现红色文化、了解红色背景、探讨红色理念、传达红色内涵四部分。其宗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红色文化,真正的了解红色旅游的意义。来自五湖四海的小组成员都安全抵达目的地——凤阳县小岗村,抵达之日,虽然天气炎热,但高温并没有削减小组成员的热情。由于抵达之时已至傍晚,考虑小组成员经过旅途的劳顿,小组长决定先行休息,明日清晨整装出发。 第二天清晨(7月22日)队员们首先一同前往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沈浩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图为实践队在小岗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灿提供) 走进纪念馆,看见陈列着的沈浩塑像、其生前所用过的物品及年少时所获荣誉,一双五元钱的棉鞋及跟随了他6年的皮鞋。沈浩生前宿舍里,堆满书籍的书桌、简陋的床铺被当地居民按原样保持,就像他从未离开一样。 沈浩纪念馆之沈浩塑像(图为实践队在小岗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灿提供) 沈浩同志生前穿过的5元钱棉鞋和伴随他在小岗工作六年沾满泥土的皮鞋(图为实践队在小岗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灿提供)沈浩同志早期所得荣誉(图为实践队在小岗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灿提供) 随着参观的进行,队员们对沈浩同志的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沈浩同志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当沈浩同志任期将满之时,小岗人舍不得他离开,两次按下鲜红的手印“请愿”连任,期盼他能够继续带领小岗人谋改革、谋发展、谋幸福。 沈浩同志用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如今,在小岗村东北一隅的陵园内,沈浩长眠于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图为实践队在小岗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灿提供)离开沈浩纪念馆之际,小组成员进行入党誓词宣誓:(图为实践队在小岗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灿提供) 宣誓之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向沈浩同志致敬,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参观完沈浩纪念馆后,小组成员又一同前往大包干纪念馆去了解先辈们的英雄事迹。 进馆之后,迎面可见的是1978年小岗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画面,他们立下生死状,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图为实践队在小岗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灿提供) 看到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小组成员们都对先辈们当年的勇气表示敬佩,宛如平地一声惊雷,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没过多久,小组成员遇到一群前来参观的游客,大家一起跟在游客的后面在馆内解说员的带领下,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深入了解大包干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图为实践队在小岗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灿提供) 临近正午时,小组成员在离开大包干纪念馆前在前来参观人员登记册上按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也为这次参馆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之后小组成员一起聚餐于小岗梦餐馆。 按照原定计划,下午时间则被用来躬身采访。首先由队长带领三名小组成员对地方党员工作者进行访问,剩余的6个人分成两组,一组采访前来小岗的游客,另一组的三名成员则去采访当地的居民。 通过3个多小时的采访,小组成员对不同对象采访的结果进行了汇总: 1、党员工作者表示:小岗之所以能有今天,跟前人的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质密不可分,在困难来临之际不退缩、不抱怨、脚踏实地才成就了今天的小岗。同时他也强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信念。 2、前来小岗的游客则表示:来到小岗在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同时,也驻足于小岗的文化熏陶。表示回家后会告知更多的亲朋好友,前来小岗参观。 3、当地居民表示:自从有了大包干得到政府的支持,小岗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在交流过程中,当地居民也谈及到自己收入情况。 截止到下午17:35全部工作即将结束,通过这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畅游小岗,可以让更多人来了解 小岗村的红色文化,传达红色内涵。小岗村是凤阳的名片,更是国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发源。在感受到红色历史文化的无限魅力同时通过参观过程中的不断学习鞭策自己不断向党组织靠拢,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对祖国、对人民尽心尽责的人。
时间:2021-08-08 作者:李灿 来源:李灿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