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朗诵家”,感受声音的美魅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之我是小小“朗诵家”
2021年7月15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心暖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在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徐家中心小学进行了“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之我是小小“朗诵家”。
朗诵诗歌显现问题——引入课程教学
课堂上,志愿者廖俊雅同学邀请小朋友朗诵诗歌《今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课堂氛围活跃,高高举起的小手,满满期待的眼神。志愿者请多位小朋友,进行自我展示。根据小朋友的展示,志愿者“对症下药”,并引出朗诵的五点要素:重音、停顿、语速、语调、语气。紧接着,志愿者对五要素一一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小朋友真正掌握朗诵的技巧,更出彩地朗诵诗歌。
“欺软怕硬,厚此薄彼”——重音的学习
志愿者采用“我去过北京”这句话让小朋友感受对不同字的重读,不同意思的传达。在教授过程中,志愿者深感小朋友不知何处重读的难处,总结出一句“欺软怕硬,厚此薄彼”的口诀,帮助小朋友理解并加以运用重音。紧接着,志愿者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狼找借口想吃小羊的故事,练习重读的技巧。
谁笑了——停顿的学习
停顿是朗读中声音的停歇。志愿者采用语句“我看见他笑了”,请小朋友相互朗读,同时请小朋友朗读出自己理解的意思。不同的停顿,不同的含义,深深地让小朋友感受停顿的趣味性。
爱憎喜——语气和语调的学习
小朋友在学习不同情感色彩的朗读中,与志愿者互动活跃,课堂氛围高涨。不同的语句,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色彩。气慢声柔,是爱的情感。气足声硬,是憎的情感。气满声高,是喜的情感。
再诵诗歌——融会贯通朗诵技巧
在学习了朗诵技巧的五要素后,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再次朗读诗歌,让她们充分地感受到朗诵技巧的妙处。最后,小朋友齐诵《今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结束了我是小小“朗诵家”的课程学习。洪亮富有情感的朗诵,声声入耳,回荡在校园中,“书声琅琅,童心满堂”课堂之我是小小“朗诵家”圆满完成!
习近平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青春飞扬·心暖夏乡”志愿服务队,继续坚定地行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乡村,为孩子送教育、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的精神,努力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
记者:何嘉颖
摄影:何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