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报》中的红色记忆
为探寻红色革命史,奋进新时代,献礼建党百年,2021年7月8日,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实践队前往梁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过程中,一则《冲锋报》的印刷发行史引发了实践队员的关注。据讲解员梁栋先生介绍。1938年秋,为了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共豫西特委决定创立《前锋报》,为了躲避敌人的侦查破坏,印刷所就秘密设在当时梁村北寨门内的禹王庙“魁星阁”中。梁栋说,之所以选在禹王庙印刷,是因为禹王庙里面的“魁星阁”不易被发现,一旦有风吹草动,大家可以迅速从北寨门撤离。
当年,在仅有9平方米大小的“魁星阁”内,印刷工具只有一架旧纱布油印机、一块钢板、一个订书机、一把裁纸刀。编辑张默、王华堂、徐安石等同志白天教书,晚上编印《前锋报》。当时,每期《前锋报》只能印400份,经特委交通员转送豫西各地。该报曾刊载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重要文章,引导党员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梁栋说,为了完成印刷工作,党员们还对“魁星阁”进行了改造,在墙内侧垒起一道墙,上面设一小洞。每次印刷完后,编辑们就将废纸从小洞投入夹层内烧掉,不留痕迹。印刷机用过后,则用禹王庙里的大钟罩上。1940年,由于叛徒告密,印刷所暴露,随后迁到了外地。如今,印刷所旧址禹王庙已不存在。
了解了《前锋报》在梁村的历史,实践队员们感慨万千,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铭记红色革命史,方能开创新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时间:2021-07-08 作者:韩诗怡 来源:韩诗怡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