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子访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 继承弘扬民族精神
参观展馆,回望历史
上午,宣讲团成员们抵达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公园门口矗立着几根残缺不全的红色石柱,石柱虽已伤痕累累却仍屹立不倒直指苍穹。踏入公园,成员们开始了对红色历史的追寻。不久,一排排黑色石碑跃入眼帘,这就是镌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领们题书的“百将题碑”,宣讲团成员们在百将题碑前驻足:“民族英雄 光照千秋”“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雪国耻扬国威”……一个个烫金大字笔锋遒劲有力,使观者之心为之撼动。
观瞻罢百将题碑后,宣讲团成员们沿公园石阶逶迤而上,终于到达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进入展馆,一面清兵抗击英军的壁画映入眼帘:浓烟滚滚,战火纷飞,将士手提大刀,民众拿上犁锄棍,军民同心,奋起反抗。一下子将来访者带入到那段兵戈扰攘的历史中去。接着,宣讲团成员们进入放映厅,跟随影片追寻鸦片战争期间两次定海保卫战的历史记忆,从中品味出历史的凝重感。
随后,宣讲团成员们开始参观纪念馆内弥足珍贵的图文史料及模型、武器、服装等实物。在定海三总兵的塑像前,一位小朋友正入迷地观察着,引起了宣讲团成员的注意,“小朋友,你知道他们三个人分别是谁吗?”小朋友望向同她提问的宣讲团成员摇了摇头,“他们呀是定海三总兵,分别是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他们率众将士在定海城西和敌人们浴血奋战,相继壮烈牺牲。小朋友可要记住他们哦。”宣讲团成员指着塑像一个个地向小朋友介绍,希望通过自己迈出的这一小步,向更多人传递历史知识,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弘扬民族精神 做时代新人
“去秋曾泐寸缄想邀……”在一面葛云飞的书信展板面前,一位宣讲团成员细细品读着,这时,一位小朋友好奇的问道:“大姐姐,你看得懂这里面写了什么吗?”宣讲团成员低下头向小朋友讲述到:“这是定海总兵葛云飞给他妹夫写的信,这信中写到‘惟不避艰危,务尽我心而已’意思就是他不怕一切艰难和危险,下定决心坚决抗敌,他这份抗敌的决心和守卫疆土的坚定意志是不是很令人敬佩呢?”小朋友神情专注的回答道,“是啊,谢谢姐姐告诉我,我会和我的小伙伴们分享的。”宣讲团成员听后即欣慰又喜悦,接着又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些自己了解到的定海民众英勇抗击英军的故事。
随着实践团的深入了解,成员们不禁为三位总兵及六千余名将士誓死保卫家园、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越深入地了解,越为这段炮声隆隆,硝烟四起的屈辱历史而感到刻骨铭心。历史孕育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需要当代大学生的不懈努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合格的时代新人。
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参观结束后,宣讲团成员们在纪念馆门口合影留念。这时,一群带着红领巾的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纪念馆走来,此次活动,宣讲团遇到了很多人,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朝气蓬勃的青年,也看见了很多这样一群胸前飘荡着鲜艳红领巾的孩子,这让成员们意识到,如今的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好,对于这些沉痛的历史,更要让小朋友们了解接触,从小做好爱国教育,使民族精神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从而激励人们不忘国耻,发愤图强。
这次参观下来,成员们纷纷表示感触良多,颇有收获。先烈们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誓死保卫国门的浩然正气将永远铭记于成员们心中。“清军将士英勇献身,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他们这种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但抗争只是无奈的奋起,自强才是唯一的出路。青年当自强,我们要继承先人的理想,弘扬民族精神,用自己的双手铸造中国梦!”一位宣讲团成员感叹道。
时间:2021-07-23 作者:罗曼菲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