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走访罗驿村,调研发现村民都希望自己的收入能够提高,能够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之上拥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尽管村民方言口音存在少许交流障碍,但整个交谈气氛融洽,对实践团成员提问做了耐心又认真地回答。在实践团成员访谈一位70岁的阿婆关于生活方面情况后,阿婆热情邀请实践团成员在村里投宿,还有一位带着孙子的阿公也对实践团成员工作给予了肯定,认为实践团成员进行的是对乡村、对社会都有意义的事情。
实践团成员还来到石屋村,为保证访谈调查与宣讲工作顺利展开,在向村委会了解村民情况的基础上,实践团成员分为了两个小组。一组前往那大镇石屋小学(也称胡松小学)进行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宣传;另外一组深入村内,亲近村民,展开问卷、访谈工作。在那大镇石屋小学的教室里,实践团成员用一节课的时间与二年级小朋友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志愿者武卓妮、高佩佩以亲切的语言和游戏的形式,从家乡发展状况入手向小学生们普及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小学生们认真听讲,在志愿者的调动下积极发言,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引以为傲的特色产物,课堂氛围十分融洽。
实践团成员另邀请了石屋村村委会范国文书记、胡成金主任等村委会成员集聚村委会会议室,由志愿者高佩佩进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政策的宣讲。随后,范书记结合村内境况,展望了未来石屋村的建设。宣讲结束,村委领导与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这次实践调研工作还走访了什寒村,实践团成员两人一组深入到每家每户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同时邀请村民到什寒学堂参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政策的宣讲活动。宣讲活动中,志愿者向大家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提出近年来海南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特色产业结构逐渐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民生问题,各地乡村面貌更是焕然一新。最后,志愿者也对海南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发展做出展望,相信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人民共同努力下,海南乡村发展潜力无限。会后,村民也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表达了支持与理解。
时间:2020-07-22 作者:程玲 来源:程玲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