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推进公益诉讼,守护碧海蓝天

山东大学法学院“碧海蓝天”赴青岛黄岛关于环保公益诉讼治理调研实践团利用这个假期在成员罗世杰的家乡石河子开展了调研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环境公益诉讼。
成员走访了石河子人民法院,不过该院还没有公益诉讼的相关判案经历,环境问题的解决大多依靠政府环境执法。不过当地第第八师中级人民法院胡春红同志已做出相关探索,她撰写的《对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现状的思考及建议》在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中获奖。
虽然在本地没有相关案件调研,但本着为大家普法的最高目标,我们在石河子市红山街道四社区进行了实践活动成果的线上介绍宣讲会,参与这次会议的主要是社区居民以及在读法学专业的当地大学生。
此次宣讲会由团队成员罗世杰主持。罗世杰首先通过与普通私益诉讼作对比来更好帮助大家理解公益诉讼。其次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了江苏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泰兴锦汇化工有限公司等水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更好帮助大家了解提起公益诉讼的整个流程,以及审理案件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一并向大家展示了公益诉讼的优缺点。最后,罗世杰向大家介绍团队在青岛的调研成果。
    今年4月27日黄岛近海发生了令人揪心的原油泄露事故,附近居民直接受其负面影响。大家对此事故的后续处理非常关注。我们介绍了在黄岛南岛小镇小区实地走访的情况。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受到污染并得到初步恢复的海滩,同时也采访到居住在该小区的灵山岛养殖户。此事件关联事故船只所属国,所属国企业,青岛本地政府,灵山岛居民等等多方主体,多项利益受到损害,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案件争议的焦点,除了环境修复所付出的资金成本,时间成本,还有养殖户们的巨大损失。目前,青岛海事法院已经开始了债权登记等诉讼前期准备工作,养殖户也一直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享,我们分析出我国公益诉讼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开展公益诉讼的时间并不长,可形成蓝本的案例偏少。此种案件一般立案比较困难,在审查主体资质,证据有效性方面比较严格。一般公民无法参与诉讼,只能通过公益组织或检察院帮助立项,但其中诉讼成本偏高,判决后例如修复生态环境以及受害方损失赔偿等执行效果的实质性落到实处还存在程序上的问题。
    宣讲会受到大家欢迎,这也表明我们的成果受到了大家认可。同时我们也在调研中学习到了诉讼法和环境法的相关知识,拓宽了视野,展现了我们法学人的责任心。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我们微薄的努力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献上一份应尽之力。
 
时间:2021-09-16 作者:罗世杰 来源:罗世杰 关注: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花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花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花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校花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校花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