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个人实践队参观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临沭8月29日电(通讯员:李新)8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个人实践队学子前往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学习和领悟了红色沂蒙精神。此次社会实践不仅了解了一段艰辛的历史,而且让我深刻感悟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不朽的精神和执着的追求。这个夏天,我受益匪浅。
一、馆内简介
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分为两大主题内容,一是介绍和展示刘少奇在山东根据地的工作,二是关于《党章的历程》的专题展。其中第一个主题共分为艰难局势、特殊使命,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加强学习、统一认识,开展批评、整顿作风,理顺体制、加强领导等八个部分,突出展示刘少奇在山东根据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过程,教育引导学员自觉加强新时期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第二个主题对历部党章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党的自身建设的规律,提高贯彻执行党章自觉性和坚定性,模范遵守党纪党规,做一名合格党员。
二、沂蒙精神
通过参观纪念馆里有关刘少奇前辈的历史陈列,让大家切身感悟到了沂蒙精神。对于大家而言,说起沂蒙精神,首先想到的不是这片齐鲁大地,而是那首沂蒙山小调。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1940年,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也是这首民歌诞生的时期。1941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1942年,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委托,从华中到沂蒙临沭县朱樊村(现赣榆区朱范村[ 朱范村位于班庄镇内部,部分与山东省临沭县蛟龙镇接壤。])指导工作。
(一)感悟沂蒙精神
沂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在这里,有着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足迹;在这里,有千千万万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在这里,有着祖祖辈辈坚守传承的沂蒙精神。在沂蒙这块充满神奇而静谧土地上,发生的一幕幕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至今仍让人无比动容!刘少奇在沂蒙四个月的时间里,团结根据地领导班子,积极开展工作,结合山东根据地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牢牢抓住领导班子思想、作风、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以深入细致的思想理论教育,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帮助根据地领导班子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完善与巩固。见证了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踊跃参军、拥军支前,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沂蒙精神的意义与价值
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内涵“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被习总书记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三、党章的历程
除了沂蒙精神,在纪念馆里通过参观《党章的历程》,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看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精神追求;看到了一个政党的先进性、自觉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已走过了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自建立那天起,于艰难困苦的历程中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为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长为一个引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执政大党。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发展史,就是我们党不断成熟、不断进步的发展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深刻感受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为人民服务。不管是在过去,党领导人民抗战建立新中国,还是现在面对地震、疫情、洪涝,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冲在第一线,永远心系人民的安危。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共产党对人民的关怀。尽管共产党走过的这百年里,布满荆棘、充满挑战,但是它仍能坚守初心、不畏艰险、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在党的光辉指引下,我们都是这个世纪最幸运的时代宠儿,我们要做的不是乐享其福,而是将这份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作为一名沂蒙子孙,作为一名中国青年,我有义务和责任去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所以我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积极工作、永不服输、乐于奉献,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去!
时间:2021-09-01 作者:李新 来源:李新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