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陕西省商洛市历史及文化的发掘
为深刻了解家乡传统文化,1902实践队队员对陕西省商洛市的历史底蕴及传统文化进行了发掘。
陕西省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因境内有商山和洛水得名,始名于汉朝,又名鹤城,商周,上洛。商洛历史底蕴深厚。在春秋战国时期,商洛是著名改革家商鞅的封地。秦时,在境内设有商於古道,即秦驰道主干道之一,因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素有“秦楚咽喉”之称。商洛传统文化多样,尤以戏曲文化兴盛,主要的戏曲有秦腔,商洛花鼓,商洛道清,洛南静板书。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商洛花鼓,是地方特色浓郁的地方小戏,欢快、活泼,婉转动听。商洛道情“说唱体”为主要形式,节奏自由明快,曲调开阔,感染力较强。洛南静板书一人可操六种乐器,溶弹、敲、打、说、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简便易行,田间地头,家庭院落,一张桌椅即可。这些戏曲涉及曲目主题均涵盖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承载了古今商洛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的美好愿望。
但是,在戏曲文化多样化的背后,却是传统戏曲文化的流失。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商洛当地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民间戏曲艺人高龄化,戏曲艺术传承人稀少。同时在现代文化冲击下,人民审美变化使更多戏曲无人欣赏。多种原因造成越来越多的传统戏曲文化残缺不全,难以传承。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在商洛各学校将传统戏曲文化作为兴趣课程开设并不断创新,将传统文化普及并发展,另一方面,尽快在民间搜集传统戏曲文化,使各种曲目完善并保存。
时间:2021-08-26 作者:张洁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