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茂腔”,弘扬“胶东之花”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 茂腔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深深扎根人民群众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为探寻青岛西海岸新区非遗文化——“茂腔”的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鸟传音实践团团员,在实地调研前期——2021年07月20日至21日,收集进行有关茂腔艺术的相关资料及视频,并由比较了解茂腔艺术的团员给大家讲解有关茂腔的相关历史与知识,确保每一位实践团团员了解茂腔,为后续进行实地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且,实践团团员们结合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发展现状,集中讨论,并制定了有关茂腔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调查问卷,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深刻了解茂腔发展现状,找出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茂腔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