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增强党在基层执政能力、完善社会治理、带动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7月21日,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守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对西平县及附近几个县城的乡村集体经济进行走访。在焦庄乡副书记的陪同下,对西平县等多个村庄的集体经济岗位进行有关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走访调研。
7月21日上午,首先第一站,团队一行来到焦庄乡高庙村,先后参观了红薯基地和瓜果蔬菜大棚。高庙村有较强的村集体经济基础,为进一步实现产业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由高庙村委与西平沃野农业专业合作社村社联合经营,现已建成有机蔬菜大棚基地100多亩。在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的陪同下,团队各位成员也体验了照料这些蔬菜的辛苦。团队跟随着蔬菜基地负责人的指导,了解蔬菜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态,以及照料的方法。蔬菜与瓜果都是需要精心照料的,特别是大棚蔬菜更需要时时关注,毕竟这蔬果大棚也关系着当地的经济。据介绍这里的蔬菜大棚已经给当地高庙村的村民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支柱性产业。
接着第二站团队来到焦庄乡附近的一个服装加工车间,该服装车间是由乡政府与妇女委员会联合贷款建造的加工下装的。在车间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进入到工人们工作的车间,团队先询问了在车间内工作的一些人员,据了解这个项目给她们每户每年可以带来近4000的收入虽不足以支撑所有家用但却可有效缓解家庭负担。出于对这种服装加工工作的好奇,在负责人允许下,团队成员体验了服装车间裤子的加工工作。由于缺乏经验,团队在车间一位老师傅的指导下,团队的成员体验了如何操作机器加工衣服。同时团队也在工作中了解到这个服装厂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一些不能外出的农村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下午团队队伍又来到另一个加工提包的车间,相比较而言这个加工车间没有那个服装车间的环境好,但是据介绍这个车间也同样并不缺少工人来做。车间负责人称这里的工人每人平均每天可以加工上千个提包,可以为她们带来几十元的收入,有许多人和家庭都因这个项目而受益。同样团队成员也体验了在这样的集体工厂内的工作,团队成员都因此而收获良多。
2021年是全面脱贫攻坚胜利后的第一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农村基层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团队锻炼了自我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团队也学着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团队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将来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为以后真正迈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机会永远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团队只有充实自我,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走向成功的彼岸。
文/王东博 邵鹏翔 图/邵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