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返乡实践:常州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的历史与发展情况调研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且有一定规模的区域。1986年我国正式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其后陆续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规条例,并且在《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等法规中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制度。
2010年4月,《青果巷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得到常州市政府批复。2019年4月29日,历经7年修缮,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期重新开放。近日,从小生长在常州,现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们,为了深入了解青果巷,助力青果巷乃至家乡常州的发展,特组成“青果巷的历史与发展情况调研团”前往常州青果巷开展暑期调研活动。
青果巷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其历史痕迹可以追溯到宋朝。青果巷内还保存了大量的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反映了当时常州的风貌,是常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除此之外,青果巷更是常州文脉之地,从中先后走出了近百名科举才俊和一大批近现代名人,被赞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
前期小组成员通过搜集资料,初步了解了常州青果巷的历史,并对其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8月16日上午,调研小分队前往青果巷,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发放与随机访谈。当天,天气极其炎热,但仍不乏从全国各地前来青果巷游玩的游客。通过发放问卷,小组成员了解到:许多游客对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通常较为感兴趣,大部分游客都表示旅游时总是会去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打卡,而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合理开发,他们也表示十分支持。随机访谈中,不少游客表示对常州青果巷的重建与发展情况较为满意,但也有少数游客提出了自己对青果巷未来发展的意见。此外,小组成员通过采访青果巷的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青果巷的修建工作仍未完成,部分文物建筑尚未开放,未来青果巷的发展会更加令人惊喜。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更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因此,在城市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关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情况有着重大的意义。
2020年8月常州市成为江苏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在常州迅速发展的当下,若能把这一意义重大的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融入城市发展步伐中,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那么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常州城市的复兴,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发展,更是双赢的局面。
实践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小组成员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关注仍在继续,对家乡常州的热爱更不会消减。小组成员都期待着青果巷的多元发展,期待家乡常州的未来。
时间:2020-08-24 作者:刘笑 张瑜 来源:刘笑 张瑜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