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
8月10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星火实践团部分成员前往甘肃省临夏县红台乡红水沟村村委会调研当地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地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过程中通过与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沟通,了解到就整个乡镇来说,大学生村官的数量有限,虽然近年来每年都有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且数量较多,但大学生村官任职年限一般为3年,到期后很少有人留下来继续任职,大多数人选择离职或者通过遴选等方式去往省市级部门任职,大学生村官流失较为严重。
在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中也了解到了目前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不明确,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主要承担远程教育设备管理、新农合参保、整理材料、开会通知等辅助性工作,还有部分人员被留在乡镇充当打字员和内勤人员。(二):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大多数人所学专业与现在的工作并不是很对口,没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专业知识的比例非常少,大多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的能力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三):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身份尴尬,农村需要的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 ”的尴尬身份,使其很难融入当地环境,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时候,经常得不到村“两委 ”的重视 。忙于应付村里各种复杂情况和复杂人际关系,难以理出工作思路,群众对他们缺乏认同感,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上有挫折感。而且对在基层工作期满后的管理问题 、出路安置问题 ,普遍表示出极大的担忧,情绪不稳定。(四):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盲点,由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特殊,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选派管理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工作考核、业绩奖励、晋升方向、培训教育等还不完善。村委会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正在推进大学生村官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工资待遇,来吸引大学生到村任职并防止人才流失,让大学生村官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20-08-10 作者:蒋志强 来源:蒋志强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