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95后博士摘得“武汉大创”冠军
8月27日,2021武汉大学生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暨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青年专场决赛,在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举行。
本次大赛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主办,设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产业、数字经济产业三大赛道。据介绍,大赛共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278个,参赛选手拥有硕士、博士生学历者占比近五成。经过遴选,15个项目晋级决赛。最终,特种电源一体化控制器及其图形化编译平台等6个项目获得一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刘爽是95后,在硕士阶段就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带领团队瞄准“特种电源”领域。27日他主导的项目“特种电源一体化控制器及其图形化编译平台”一举摘得2021武汉大学生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暨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青年专场)决赛冠军。
据介绍,特种电源指对电能形式有特殊要求的电源设备,其拥有电压高、电流大,稳定性、动态响应要求高、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目前,单个特种电源市场售价几万到几百万元不等。
目前市场上特种电源产品的硬件部分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多依赖进口,而刘爽团队开发的编程电力电子控制器,能作为各类特种电源的"通用大脑",不需要漫长的设计周期,且兼容国产芯片,且能实现设计流程完全独立可控。
获得第二名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姚应涛,瞄准了新型材料领域。他主导的“三维透明成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非常“魔幻”,各类动物或人器官组织无须切片,就能用特殊的光透明材料,直接将其透明然后获取这些组织完整高分辨三维结构,这种“显影”技术能帮助测量内部各项结构指标,大大便利新药筛选过程,加速创新药研发。
据了解,在超过2万余人线上直播观战见证下,多项光芯屏端网及大健康领域硬核技术团队,进入评委及大众视野。
大赛评委夏铮:我觉得这一期的比赛,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主要是在光芯片、半导体应用的各个场景上,还包括在生物医药方面的一些应用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凸显出人才选拔过程中,速度比去年和前年都要快,每个项目都要实在,应用场景非常地明确,我感觉是很有希望的。
此次大赛,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将获得最高50万元的奖励,还将获得“3551光谷人才计划”的专项支持,不仅可直通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半决赛,未来还有望获得创业人才类别政策支持。
项目入选后5年内,可按照其获得股权投资或对区域贡献情况,累计最高给予1000万元持续无偿资金资助。获得二、三等奖的项目团队落地东湖高新区,可推荐申报“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后享受相关政策支持。
时间:2021-08-30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