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要培养广泛的兴趣
养成广泛的兴趣,涉猎多方面的学识,有助个人的成功。一个人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可以帮助他培养广泛的兴趣。所谓兴趣,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很多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过于狭窄,除了对本专业知识感兴趣之外,就不再对其他学科知识感兴趣。有一些中文专业学生,看到经济学就感到头疼;有一些经济专业学生,看到历史就感到头疼;有一些理科生看到哲学就感到头疼。实际上,学科之间都是相通的,都可以互相启发。对于研究经济学的人来说,熟悉历史可以让你的研究更易成功。哲学可以训练个人思维,对理科生也有帮助。
就拿历史学这门学科来说,很多人总觉得历史这门学科就要掌握一些历史知识,比如宗教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等。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而是我们通过历史学习,从而对历史事件有自己的判断、见解和思考,以及把知识串连起来。对历史的熟悉,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当前的问题。有些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西方传来的洋玩意,必定不会完全适应中国国情。笔者朋友李子旸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惊异地发现,“三四百年前的明朝人,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历史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学科,很多人觉得并不相干,实际上却是联系很紧密的。很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学习本专业知识,对其它学科知识不重视,这是非常危险的。对一名大学生来说,要想让自己脱颖而出,就必须保持对其它学科感兴趣,否则学问不会走得远。即使不从事研究,做一些实用的工作,这些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有一些大学生喜欢先入为主,给自己判“死刑”了,认定自己对某个学科不感兴趣。事实上,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就拿笔者来说,以前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总觉得历史就是背诵那些知识点。后来,听了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教授的讲座,从而改变了对历史学科的偏见。因此,在大学里培养广泛的兴趣,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对于本科阶段,笔者认为更应该培养个人兴趣,广泛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而不是把自己的兴趣堵死了。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知识,都应该加强学习。这些知识看起来没有什么实用之处,但是可以训练个人思维,从而实现大用之处。
时间:2021-04-06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