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来到柳山湖镇进行社会实践之前,有很多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人的善良究竟在何处体现,一个人尤其是普通人的人生有什么意义,脱贫攻坚是怎样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的,社会最终能否实现公平,为多数人满意的公平又是什么模样?为了找寻答案,我仔细地观察每一个人,认真研究许多脱贫攻坚的乡村与先进个人事例,反复揣摩各种价值观,都难以得到满意的答案。最终我意识到如果要想知道社会最真实的样子,就应该走入基层,走入最真实的乡村。同时这是我第一次组织社会实践,第一次作为队长带领18位成员前往异地,第一次考虑团队的食宿、教具、保险等各方面的花销,到达柳山湖镇之前我曾无数次质疑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本次实践并因此一直反复完善所有任务。因此对于能够作为第十一批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的队长带领大家到柳山湖镇易家堤村开展社会实践并圆满结束,我感到十分荣幸。
初见·共鸣
初次踏足柳山湖镇,我的内心紧张而激动。我和队友们的彼此鼓励、村民们的热情、小朋友们的认真和好奇,让我们放下了对陌生的戒备,开始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向往与热爱。
“你看那个小朋友好像你,一直不苟言笑的”,高老师打趣地对我说。目光转向高老师说的魏睿奕小朋友,一瞬间我仿佛看见了从前的自己:不爱交流,做事特立独行,好像对身边所有人都有隔阂。上课前我害怕自己不小心表现的不完美,会对孩子有影响,但我也希望我尽力而为真心去上的这节课会给孩子们有所帮助孩子。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魏睿奕并非一直是那样封闭,抛出问题后她也会举手,做实验时她也会投来好奇的目光露出兴奋的笑容。我不清楚是否是因为课程的设置和我们的到来才让她改变严肃的风格,但是看到她之后我开始思索教育——我们今后将从事的事业的意义:是给予,是改变,是让原本内向的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并在其中闪闪发光,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也希望我们能够不经意在孩子的心目中创造出哪怕只有一个的精彩瞬间,让这瞬间会变得永恒,对我们,对孩子,都是如此。他们就像漆黑夜空里独自闪着光芒的星星,每一颗都独一无二,如星星般珍贵的孩子更需要我们去守护。
深入·希望
曾几何时,柳山湖镇四面沼泽、芦苇丛生、荒无人烟、钉螺遍野,移民百姓们在党的领导下开荒地、挖沟渠、围湖灭螺、建设排灌和堤库,把“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建设成田园柳山,这也是中国数百个贫困地区发展的缩影。
通过调研走访我们了解到,仍有部分贫困户对自己当前的安置以及生活现状有些许改进建议。但随着调研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大,我们也注意到,安置房、低保补贴、转移就业……这都是国家政策的落实、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希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医疗保障等等,从不完美到完美仍需一步步去实现。也正是因为社会的不完美、世界的不完美,才会有千千万万的人投入脱贫攻坚的事业,矢志不渝地将热血奉献给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告别·未来
此前我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模样,大概是:没有贫穷和无助,所有的人都有理想的归宿,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努力和实力获取,不会再有不公的出身把童年甚至人生剪碎。本次社会实践看到的所有,在我看来可以概括为“看到了社会的进步但仍不完美”。我不会再去质疑我看到的善良,不会再去考虑眼前是否就是我理想中的公平,不会再去怀疑平凡努力的意义,我开始理解用尽毕生精力只为实现教育进步的张桂梅校长,开始理解将青春甚至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的黄文秀,此前我一直知道他们的伟大,但也一直都低估了他们的伟大。我感觉到社会实践开始之后的许多个瞬间,我仿佛与那千千万万的乡村教师和扶贫干部心灵相通,我看到了他们奋斗的战场,也看到了他们理想中的场景,懂得了他们奉献的意义。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信仰也许看不见摸不着,也许中间充满无限阻挠,甚至有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但这样的“道”值得我们用血、用泪、用生命去追求,因为它是精神的支点,是“人”字不可缺少的一笔。青春有很多种方式度过,我不愿意以浑浑噩噩的状态去虚度;青春也有很多样子,我庆幸我的青春有在基层流汗的模样。脚踏实地,敢为人先,这是我想要拥有的品质。而我也愿意继续用我的热血,在之后的青春中为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间:2021-08-20 作者:赵晨汝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