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品街头巷尾美食,看泰州脱贫致富

  作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校园通讯社“凤城不知名美食鉴赏团”的一员,今年暑假,有幸跟随团队探访了百年老店和姜堰农村本地村民了解传统美食的前世今生,以小见大观察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的历史成就,研究泰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这次实践也带跟我很多思考和感悟。
    泰州无疑是个遍布美食的城市。从油炸臭干到蟹黄汤包,从坡子街到会宾楼,有街头巷尾的小吃滋润味蕾,也有高大酒楼尽享盛宴。民以食为天,尽享美食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平常百姓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足的剪影。
    长沙臭豆腐又臭又香,惹人心馋。而泰州也有这么一种特色油炸臭干,住在这的人爱极了这臭臭的美味,制作又快,没事儿就买上三五块钱,满足得很。南师泰院附近也有几家卖臭干的,其中一家是一对儿爷爷奶奶,推个小车,架起铁锅,一锅油烧的噼里啪啦的炸响。腾腾的白色热气后,奶奶将一只只三角形的臭干飞快的放入锅里,哗啦啦的炸着,慢慢从白嫩变得金黄酥脆,浓郁的味道刺激的味蕾,未见其形,已嗅其香。再配上奶奶特制的辣酱,回头客一波接一波。生意虽小,积少成多,对两位向来朴素的老人来说,也可以加两个菜,添件新衣。
    这次探访,我们还去了溱潼古镇的农家乐。成串的大红灯笼挂满骑楼长廊,与古香古色的店坊匾额相映成趣。老板极为爽利,客人再多也有条不紊。菜色很多,螺狮入味,鱼虾新鲜,坐在窗边看景色,晴空之下,令人心旷神怡;若是烟雨蒙蒙时,江南的远山如黛,江上孤舟,别有一番意境。这附近的美食不少,诸如黄桥烧饼,大煮干丝,鱼汤面等等。溱潼古镇的美丽风光和历史底蕴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到泰州,美食不可避免的成为泰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一环,通过推动当地美食的发展,带动一批人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姜堰区曾举办“百村优品”扶贫富民行动和年货节,这场活动包括本地多种农副产品,汉土大米,溱湖八鲜,梁徐牛肉等名优特产应有尽有。伴随着各种农俗表演,此举不仅为来自天南海北的消费者提供一个购物的极佳场所,也为泰州通过特色美食来达到脱贫助力良多。
    最后,我们探访了溱东村。在溱东村我们了解到,该村将为民办实事项目张贴在公示栏;对于低保户,重疾残疾人员,高龄人口,国家都有出台相应政策,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帮扶和补助;同时,村里的各种基础工程也没落下,相应的五年目标都是张贴公示,可以说真正在为国家的脱贫攻坚发挥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溱东村,对于生活相对困难的村民,除了按规定进行财政补贴,也会根据他们自身情况,为他们提供帮助,创业脱贫,从而达到真正永久的脱贫。
    七月,溱东村的田地里满是鲜嫩的绿色,孕穗拔节的时节,也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时刻。村里人不时到田间查看,防止病株,虫害,只为了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

《舌尖上的中国》里曾说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脱贫攻坚战也是如此,依靠着这种因地制宜的智慧,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脱贫之路。
 
时间:2021-08-20 作者:校园通讯社 来源:校园通讯社 关注:
清纯校花尽显校园风范清纯校花尽显校园风范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校花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校花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花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花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花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校花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