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宁陵县,隶属河南省商丘市,位于河南的东南部,从前是全国远近闻名的贫困县。但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果农产业以及养殖产业使其迅速发展,摆脱了“贫困”的称号,甚至能在脱贫致富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振兴,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为调研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关系,7月10日,我们怀揣着紧张和兴奋,从学校出发,前往宁陵县,探寻红色基因和实地考察当地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情况。
随着探寻红色基因的深入,我们先后到达“二七”纪念馆、柳河破击战纪念馆、宁陵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老坚决”潘从政纪念馆、孙迁村、党建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和焦裕禄纪念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在纪念馆内学习红色事迹、红色精神,让我感触很深。虽然硝烟和战火已经远离我们远去,但烈士们为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将永久载入历史,被后人所学习继承。看到烈士们生前所使用过物品和住过的居所,再听听潘从正、焦裕禄同志为造福后人的艰苦事迹,一股爱国情怀在我的内心澎湃起伏,接受这样一次次爱国主义教育,心灵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让我知道现在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鲜血保卫的国土,是先辈们用身躯守候的家园。我们还须艰苦奋斗继续努力。让红色基因在体内熊熊燃烧,发扬先辈们留下的优秀的精神品格,以红色基因为内生动力,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在学习红色事迹的同时,调研团也在当地县团委副书记的带领下逐一对推动当地乡村振兴产业进行实地考察。作为中国以果农为名的宁陵县,企业家发动农民充分利用本地土壤、气候等有利条件,种植具有本地特色的蔬果,并且依靠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还有国家的技术提供,有效推动乡村经济迅速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真正让农民过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用颗颗葡萄、串串葫芦、粒粒冬枣、只只鸽子、群群白羊支起乡村振兴发展的美好蓝图。每个特色企业都拥有自己独特、适合自己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模式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家们多抓住机遇使自己的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不仅通过传统线下销售方式,还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开展电商销售平台,使得特色产品得以大力宣传,销售模式多种多样,提高产业竞争力打造专业品牌。我们不仅学习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已经盈利模式,我们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企业发展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
足迹遍及许多个村,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管理发展模式,侧重点不同。然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吕集村。小吕集村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在这样一个贫困村里建成了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园。产业园里不仅生产日常生活的箱包、衣服,还有“隐形飞机”及精密仪器等高科技产品。其高质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获得较大的市场收益。正是张磊同志决定创业从深圳转战回宁陵县和从洛阳市发货等创新管理模式,使得企业获取较大利润。在企业市场份额增长的同时,张磊同志不忘初心,设立扶贫车间,实行多劳多得制,真正让贫困人民有工作、有收入,同时激励贫困人民自己动手,摆正不干活靠国家养的错误心态。正是一届届党员干部不忘红色精神,愿意回到家乡带领农民一起干一起拼搏,才造就了如今的盛世。
不仅在调研成果上有收获,对于自己也是收获满满。大至透过本次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实地调研,提高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致力做到有问题当面指出,不轻易以个人名义开展批评,找团队问题,遇到困难永不言弃。培养了我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习惯。在调研同时,拓展自身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对于公共事务处理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小至远门在外,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如何跟村里的支书等公共人物社交沟通,对于自己的新闻稿写作能力,叙事概括能力,从一段对话中截取有用信息,摄影技术都有非常大的提升。此次实践调研活动让我颇有感触,学习到了许多知识,拓宽眼界,一定程度上为以后学习方向,学习目标提供参考。
时间:2021-08-16 作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豫东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关系研究实践调研团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豫东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关系研究实践调研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