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播红色革命精神,7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回顾百年党史,弘扬传统文化”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参观鸦片战争纪念馆。
重温历史 反抗侵略
走进公园,队长借着墙壁上雕刻的“竹山公园志”向我们介绍了战役的经过以及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事迹。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定海三总兵率军五千八百名将士,与敌浴血奋战六昼夜,最后壮烈殉国。
我从公园志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惨烈、战士们的英勇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次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抗击英军入侵的重要一仗,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希望我们能够以史为鉴将先烈们顽强拼搏、宁死不屈的精神牢记心间。
百折不挠 威武不屈
中华民族拥有百折不挠、威武不屈的气节,我一直深刻地知道这一点。遗址公园大门口竖立着的四根伤痕累累、残缺不全的红色花岗岩石柱,就是气节的象征,列强对我们的侵略并不能压垮我们的民族脊梁。“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的牌坊下挂着一副长对联:“抗英守竹山三军浴血浩气贯虹垂青史,遗址辟公园千岛增辉鲜花铺锦迎嘉宾”。这让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驻守定海的将士们抗击英军入侵,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场景,正是有了这些将士,我们的国土才能守住,祖国才能迎来光辉的明天。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不禁涌出一股浓烈的敬畏之情。
拾级而上,百将题碑林镌刻着张震、迟浩田等30余位将军题词手迹,灿烂的阳光照在石碑上,散发出金色的光晕,像是先烈们的英雄品格在散发光芒,想必先烈们一定已经看到了如今国泰民安的盛世。每一场战役,都彰显着中国人民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向上走,到达“傲骨亭”,这“傲骨”两个字不仅体现了定海三总兵等先烈在二次定海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同时也激励了我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立志成为祖国的脊梁。纪念馆里陈列着定海两次保卫战的历史文物和图文资料,当我在心里默念着这些文字解释时,我仿佛回到了硝烟四起的战场,看着战友身负重伤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感受着炮火落在身边的恐惧。这些历史文物的存在,彰显了将士们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同时相比于英兵的先进武器,这些大刀火炮也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腐朽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要开放不要保守。以前我们国家积贫积弱,许多强国都来欺侮我们,侵犯我们国家的合法权益,但是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没有人敢轻举妄动。希望我们都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扮演好一个积极的实践者和建设者角色,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历史不能被忘却,铭记历史,才能够走得更远。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定要铭记历史,铭记战争中革命烈士们顽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报效祖国的栋梁,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中国人民的血液里流淌着抗争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在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坚挺地站着。这是此次参观鸦片战争遗址和纪念馆带给我最深刻的感悟。所以我们作为时代的新青年,必须要好好学习工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更强大而努力,洗刷国耻。
团队名称:“回顾百年党史,弘扬传统文化”理论宣讲实践团
撰稿人:石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