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中的品质生活馆
社会实践 | “疫路书香”调研团赴山东书城调研
当今社会,实体书店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无论是大城市的那些大书店,抑或是小城市里面的那些个体私营书店,都离不开疫情这个大环境和生活节奏加快这个大背景。他们未来的转型发展一直是我们实践调查团的关注焦点。今天,我们以山东书城三层品质生活馆为例,分析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一个新的方向,即向人们的文化生活上逐步靠拢。
走进品质生活馆,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大厅中陈列的内容,和我们想象中的传统书店的样子相差甚大。书籍隐去了他们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内容。简单的手提箱,精美的茶具,设计新颖的家居用品成为了这里的主角。我们会想,这些,和书店又有什么关联呢?我们怀着疑惑继续在馆中漫步。很快,一些不那么常见的东西掠进了我们的视野中,我们看到了两大面墙的瓷器展柜,我们看到了一个装潢精美的陶艺小屋,我们发现了一个漂亮的手工艺品展台。这里所展示的东西不仅仅只有书,可以说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体验。这些精致的生活用品或许不是刚需,但我们想,这些是否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那个美好的文化生活有着斩不断的联系呢?
行走中,我们遇到了几位刚好来到生活馆的顾客,我们向一位驻足在棋类柜台的老者询问,“您来到这里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了解到,老人的子女均在外地,平时无人陪伴的他有空便会来到这里借读一些棋谱。“现在有这些藏书的地方也不多咯!”老人这样告诉我们。确实,这里的内容并非包罗万象,但是却是精准地找到了我们普通人最需要的那些地方。同样遇到的一位阿姨带着她上小学的女儿也来到了这里。她告诉我们,这里有一个“悦客”自习室,可以供她女儿学习用,有问题还可以和同龄人讨论解决。“我不是不能解决她的问题,只是平时我工作也很紧,她便喜欢跟同龄的一些小孩子在一块。”这位阿姨这样向我们解释。确实可以想象到,当下我们普通人生活的一些痛点很多都出现在这样的小处。就像共享单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一样,建立一个生活空间则是我们很多普通人解决心中的“最后一公里”的方式。
书籍虽然是实体书店的核心竞争手段和宣传工具,但是我们小组认为,书籍在当下的书店更多起了一种精神载体的功能。为什么电子书越来越普及?无非是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传统书籍阅读和现代的电子书的区别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我们不否认读纸质书是加深记忆,增进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同样也要承认普通书籍并非我们大部分人生活的一个必须品。国家提倡全民阅读是一个“筐”,我们要改变现在中国人阅读量少的现状,首先就是要改变民众对于阅读的片面认识。书店在目前的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综合体,像品质生活馆这些新的形式,会是实体书店未来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打造文化综合体,提高公民整体文化素质,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方向。
时间:2021-08-24 作者:邹延 来源:邹延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