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再次跳动,让肺再次呼吸
7月16日,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泉鲤之行,‘救’在身边”赴泉州鲤城实践队联合丰泽作家协会、丰泽区志愿者协会、旅人文化以及群山梦彩游泳馆于群山梦彩游泳馆举办了以“踏健康之途,防溺水中暑”为主题的公益救助培训活动,为增强大家防溺水中暑安全意识及CPR操作能力,提高自救以及他救能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由作家协会人姚女士的开场白拉开帷幕,“平均每分钟死于呼吸骤停的就有一个人,数量居全球之首,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却不到1%,相比之下,美国的平均复苏率将近30%”。全场沸腾,大家开始期待CPR教学的开始。
第二部分即为心肺复苏的教学及有奖互动,宣讲人在为观众进行详细的心肺复苏术讲解前,先向同学们讲述了CPR的大致步骤: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意识,制定围观群众拨打120急救电话,摆放正确体位,再按照“C-A-B”的顺序进行急救,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宣讲人的讲解并不是简单地教授大家CPR的操作方法,并且在一些细节的地方也给予了特别强调。比如宣讲人指出,在急救前,一定要确认患者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而针对一些事故中可能会造成伤者骨折的情况,宣讲人着重强调,如果事故中伤者的受伤处摸上去感觉凹凸不平,此时伤者可能已经骨折,已不宜再进行心肺复苏术。
为了更好地将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实践队带来了道具——心肺复苏模拟人,由实践队队员给观众们演示了完整的心肺复苏术步骤,指出心肺复苏术关键的几个动作要点和实施位置,并邀请救生员们及观众上台进行操作,他们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了心肺复苏术的不易,感悟了急救技能的责任。
第三部分为宣传单的发放,实践队队员将宣传单内容进行简化并用易懂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并将内容进行拓展。由于宣传单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第四部分为防溺水中暑知识宣讲,实践队队员细心的讲解防溺水的相关知识,引导观众以正确的认识和科学、安全的方法参与夏季有关的娱乐活动,用六点不准的顺口溜进行总结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下水游泳;3.不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下水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水情的水域游泳;6.不到河边嬉戏玩耍。实践队员们耐心为观众进行讲解,让他们能够重视防溺水的重要性。
在本次活动中,一方面将理论与日常生活实例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进行急救知识宣讲,推进广大听众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加强急救处理应对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宣讲培训的急救知识是与生活存在紧密联系的,对广大群众受用,对全面提升居民急救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2021-07-17 作者:丛凑大学生 来源:丛凑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