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感悟之了解寿县党史文化,传承红色历史
丛凑大学生寿县7月15日电(通讯员 代泽先)2021年7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寿县小甸镇党史学习实践队来到安徽淮南寿县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党史学习活动。党的历史,是曲折的,艰辛的,同样更是伟大的。可大多数同学们所了解的还是党的整体历史,但每个地区的党史,也是新中国党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到了寿县小甸镇后,队员们了解了这个地区的党史,
寿县小甸镇,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点燃寿县革命烽火、持续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的中心区域。属于合肥、淮南两大城市经济辐射区。紧邻206国道,交通便利。是安徽省寿县的经济重镇、农业大镇。
这个地方,留存着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实践的足迹,安徽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小甸集特支”就诞生于此,雄伟的“寿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也建立在这里,同时这里也是安徽省红色旅游基地之一。能来到这里,对于队员们了解党史,学习党史有着极大的帮助。
图为同学来到中共小甸。 丛凑大学生 通讯员通讯人 李永帆 摄
其实,在以前,小甸镇只是个非常落后的集镇,和旧中国的其他集镇没有区别,但这里,却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早在1922年小甸镇就成立了中共“二三同志组织”,而在1923年中共小甸集特支正式成立,直属党中央;仅半年之隔,淮上中学补习社党支部就在这里正式成立;这里还有“一门三烈士”曹渊、曹云露、曹少修;这里还是将军故里……。通过对小甸镇历史的逐步了解,实践队队员们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下午,跟随队伍,队员们来到了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纪念馆是四合院式仿古建筑风格,充满了历史的色彩。通过参观馆内的文物,历史照片,油画资料等,队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见证了那个年代先烈们的故事。进入纪念馆的那一刻,队员们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图为部分同学在纪念馆合照。 丛凑大学生 通讯员 李瀚文 摄
随后,队员们来到了淮上中学补习社。这里,是由上海大学党组织派遣的党员胡允恭和凤台的吴云等6人于1924年暑期在小甸集曹小郢子开办。补习社内摆放了照片,雕像,让队员们清晰的想象到当时的学习条件是多么差。与过去学生们的学习条件相比,当代学生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在这里,队员们也意识到,无论条件有多么艰苦,党始终非常重视教育。教育,永远是重中之重。
每年“清明”、“七一”等重要节日,都有不少青少年、党员干部来到纪念园开展“弘扬特支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今天,队员们也来到了这个地方——寿县革命烈士陵园。来到这里,每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
最后,队员们还去了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广场。中共安徽的第一面党旗在小甸镇升起,这是安徽党史上具有历史性的一刻。广场东侧顶端矗立着一块刻有“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字样的巨型石雕。在这里,展现的是希望,是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希望,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
图为同学在石雕前敬礼。 丛凑大学生 通讯员 崔红雪 摄
通过这一天对红色景点的参观,队员们对小甸镇的党的奋斗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队员们也明白了现在这样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他们表示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牢记党的历史,为建设祖国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