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天的实地调查,实践团的线下工作暂时告一段落,结合前几日的线下采访和线上调研,实践团针对有关青年人对我国红色文化现状关注的情况,从细微处分析上海市青年人对“四史”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我们更好传承上海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图一 问卷统计
实践团采用问卷程序星制作本次线上调研问卷,通过线上转发问卷以及线下发放问卷,资料搜集充分,目标群体明确,问卷涵盖面广,有助于查找红色文化宣教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精神。参与调研的主要人群为18-24岁青年,内容主要包括从“上海对党史红色基地的宣传保护”到“如何更好发挥上海红色教育资源时效性”等各个方面。截至今日数据,实践团就线上调研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讨论。红色文化蕴含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留下深刻的红色印记,构筑起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血脉。为了增强青年人对我国革命历史的兴趣,引导青年进行深入学习四史、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据调研,填写问卷的青年人中66.18%通过两微一端平台来了解上海市的四史文化,包括时事新闻热点、线上文化课程,通过为红色基地在疫情后重新开放、红色基地开展主题活动等新闻来了解上海四史文化。而在他们观看到此类新闻之后,26.74%的青年人会对此产生兴趣,并前往实地进行参观。而其余实地考察、专业学习等选项分别占比10%到20%不等。
在分析问题“你认为以何方式宣传党史文化更容易让人接受,效果更好?”时,实践团成员发现选择通过纪录片电影、微博和微信这两种方式的人达到了73.21%。综合分析,实践团认为当代青年人在实地参观学习地基础上,希望通过更多样地方式学习四史,用年轻人理解和接受的表现方式传承革命历史。回顾过去,我国影视行业已经尝试将红色历史搬上大小荧幕,一些展馆也陆续推出了网上博物馆,线上参观等服务,丰富宣传形式和形式,利用新时代、新媒体、新技术传播方式,共同发声发力,赋予红色文化的新时代特征。
经过讨论,实践团计划利用参观影像以及线上资料,选取四位革命历史人物,讲好中国故事,制作上海历史名人为主题的宣传片;立足场馆阵地,推出红色地图作品;借助社区平台,张贴宣传标语与宣传海报,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本次调研让实践团清晰且直观地了解到“四史”学习在当代青年中的普及程度,以及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存在有待提高的部分。可以团队成员们始终坚信,在国家的带领下,青年人必将坚定传承红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机械学院 马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