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线上音乐课
夏天的天气就像是京剧里的换脸表演,说变就变,猝不及防。前一天还是晴空万里,今天就突然瓢泼大雨。伴着沙沙的雨声,志愿者们来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会议室,开始了今天“书香课堂,童声嘹亮”线上音乐课堂。
把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志愿者与孩子们简单打过招呼之后,便开始了线上的教学环节。在教孩子们唱歌之前,志愿者们首先讲解了一些乐理知识。基于孩子们对基本音符及其唱名的理解,志愿者们引领孩子们进行了不同大小调的学习,对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也进行了解答,真正做到了《师说》中提及的“传道受业解惑”。
决定一首歌曲的不仅仅是音符,还有节奏。顺着这个思路,志愿者们紧接着向孩子们教授了节奏的相关概念。四分、八分、十六分,不同的节奏随意组合,拼凑成了朗朗上口的节奏。小朋友们在哒哒的节奏中感受音乐律动,志愿者们在小朋友们的笑语中感受欢乐。
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建稳高楼。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系统学习了理论知识,从理论中找到实践的恰当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脚下有方向。
在不断尝试中进步了解关于歌曲的基本知识后,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对《夏天的风》进行了学习。由志愿者进行示范后,小朋友们与志愿者进行连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连麦申请连续不断。志愿者倾听小朋友们的演唱,并指导他们练习。小朋友们稚嫩的声音传达出他们认真的情绪,小朋友们的停顿和延音,是演唱的技巧;志愿者们的指导,让孩子们的歌更加趋于完美。
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勇敢开口、勇敢尝试,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不断进步。这样的细节也正是于微末处折射大局——不断尝试,不断进步,这不仅仅是个人成长的一大要点,更是保证国家发展前进的指导思想之一,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
以乐养人,树立文化自信线上音乐课的最后,志愿者们同小朋友们谈到了音乐对于生活的意义,“音乐是一位好老师。它会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使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志愿者们这样同小朋友们说道。
音乐于我们不仅仅是娱乐,更是文化的一种象征。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各有特色,但其中的内涵是相通的——古典音乐是经典的流传,流行音乐是时代的果实。它们代表了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潮流,但追根究底,都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传递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明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
以乐养人,音乐传递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传递新时代正能量。
三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又到了小朋友们与志愿者们说再见的时候了。小朋友们仿佛也感受到了离别的淡淡忧伤,在直播间评论区与志愿者们依依不舍地说着再见。还有的小朋友发出这节课教唱歌曲的语音——“夏天的风正暖暖吹过”,一如窗外的细雨微风。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新一代的少年正在茁壮成长,伴着与时俱进的号角战歌,带着深厚先进的文化自信,一路向前!
记者:徐志睿
摄影:苟巁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