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受时代变迁,了解家乡变化,7月4日及5日,“归寄吴樯,情赠鱼米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苏州,了解苏州的过去。本次实践主要是根据成员家乡分为四个小分队,对张家港博物馆、昆山锦溪古镇、常熟博物馆以及苏州博物馆进行参观访问。
7月4日上午,张家港小分队来到了张家港博物馆。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实践团队来到名俗文化展厅,展厅由四大板块组成,分别是鱼米之乡,老街市井,暨阳人家,乡土风情,这些板块都复原了张家港民间劳作场景与街区,介绍了张家港方言以及民间艺术,展示了张家港的风土人情。
7月5日,昆山小分队来到了锦溪古镇、古砖瓦博物馆以及宣娟艺术馆。一进入古砖瓦博物馆,一种厚重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古砖瓦博物馆中陈列的不同朝代的砖头,有的被磨平了棱角,让队员们看到了岁月的痕迹,这些砖瓦看似破旧但都见证了昆山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在宣娟艺术馆里,队员们了解了宣娟这种流行在江南的艺术 历史和演唱形式。这次参访经历,让队员们对家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知道了家乡浓厚的历史积淀。这些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同时也在告诉队员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回乡建设,担当时代责任。
7月5日,常熟小分队来到了常熟博物馆。常熟博物馆中分别有八个以书画,陶瓷,玉器为主的展厅。进入展厅,会有各种多媒体设备以便我们了解。展品下方也有着语音导览,按下键就会有相应的展品信息。除了橱窗中摆放的各种精美的展品,同时也有丰富的展览和蕴涵特色的虞山讲堂供我们学习。通过这次的常熟博物馆参观之行,我对常熟的历史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不禁感叹,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不忘初心,为家乡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苏州小分队来到了苏州博物馆。博物馆呈几何结构、硬朗而明快的线条,玻璃、钢铁、水泥、木头等多种质料混搭,黑,白,褐三色的主体色调营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苏州博物馆让队员们懂得了很多,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我们正值青年,看到过外面多彩的世界,也接受着信息时代的冲击,我们更拥有创新的能力与眼界。而我们的家乡苏州,这片充满历史与际遇的土地正渴求的期盼着我们返家乡,为家乡,将所学的现代化知识运用到家乡进一步发展的实践中来。
博物馆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载体,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传承,也是城市精神的展望。苏州博物馆与文化历史保护街区融为一体,与周边的园林等诸多名胜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走廊。不管是与老馆比肩而立的相得益彰,还是与历史名园的遥相呼应,都展现了一种文化在历史和现代间联系和发展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