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访革命老区,寻振兴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了响应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号召,苏州大学学子组成“振兴宝应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8日至7月11日,来到了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江苏省宝应县,开展实地考察与采访调研,寻找让当地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挖掘、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探索红色产业与当地龙头产业联合,助力乡村各产业振兴的新路线。

观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传承红色血脉

7月8日,团队成员们首先来到了素有“红色西安丰,苏中小延安”之美誉的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这里是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中小学生、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纪念馆讲解员引领着团队成员从“渡江北上、开辟苏北”、“发展新区、壮大力量”等七大展区,沿着历史长河的路线,全面详尽地讲解了新四军在苏中一带英勇奋战的光辉历程。展厅内的“一碗水”、“欠条”等多样藏品,更是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与苏中人民唇齿相依,并肩作战的精神。
随后,团队一行来到了还在建设中的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三期,馆长向队员们介绍到,三期将于十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将用作党校培训基地,具备住宿、文娱、教育等多种功能,最大可容纳200人。以此为出发点,馆长从多方面向队员们介绍了当地以“一园一馆一村”为核心,逐渐向外辐射的红色文化发展路线。
最后,当地镇长邀请队员们来到了当地镇政府,向“振兴宝应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队员们结合自己一天的所得所感,与镇长就红色文化发展与各产业振兴等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镇长对队员们的见解表示了肯定,并题词鼓励队员们坚持“投身乡村振兴,庚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共创美好明天。” 

访乡村振兴局,了解农业发展现状

7月9日,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宝应县农业农村局与乡村振兴局,希望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宝应当地农村农业发展情况与所遇瓶颈,及其未来规划。
进入农业局后,队员们首先就准备好的相关问题对负责人进行采访。负责人将问题一一记下后,针对性地为队员们介绍了宝应农业发展的概况与运作机制。随后,队员们与负责人就问题中的细节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了解到了宝应农业运作的利益机制、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以及宝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规划。
在对负责人采访过后,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进入多个科室与具体负责人进行交流,包括发展规划科、乡村产业发展科与市场与信息化科等。通过交流与相关文件学习,团队成员们对宝应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意识到现代农业倡导效率更高的企业带动农户的合作形式。此外,农村农业需更注重农业品牌的打造,紧跟时代潮流,在农业电商等新兴领域进行开拓。

游水泗荷园,体会荷藕魅力

7月10日,为了感受“中国荷藕之乡”的独特魅力,团队来到了多次登上央视荧屏并惊艳亮相于《中国影像方志》宝应篇的射阳湖镇水泗荷园。
在射阳政府人员的介绍下,队员们首先参观了园内景点清风润湖畔。该景点追溯射阳湖历史,陈列了从古至今与本地相关的众多英雄豪杰、历史文化名人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队员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射阳湖两千多年来,以水与荷为特色的文化,以及该文化赋予这座古镇的宽厚包容和淳朴进取的民风。
从清风润湖畔走出以后,射阳政府人员带领队员们来到了园内另一景点——荷博园。在这里,队员们领略到了荷园“以一朵荷花的方式打开一座城”的荷美,也对清风润湖畔外“一半是湖水,一半是文化”的标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着,队员们随射阳政府人员一起乘坐游船进行水上参观,并就荷园相关问题与政府人员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队员们了解到荷园四大合作企业的发展情况、荷园目前发展方式与三产融合程度、荷园周边农业发展现状等,对射阳湖荷藕产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最后,射阳政府人员带领队员们来到园内游客接待处,代表射阳政府再次向 “振兴宝应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题词鼓励队员们“希望四位同学宣传荷园,推广荷藕融合发展,把荷藕农业产业推向深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们对宝应当地的红色文化、荷文化以及农业发展有了深入了解,并进一步探索一条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质,以当地龙头产业为核心,融合多个产业,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线,从而为乡村振兴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时间:2021-08-22 作者:方缘恒 来源:方缘恒 关注:
清纯校花尽显校园风范清纯校花尽显校园风范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校花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校花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花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花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花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花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校花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