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泰院“亿言一心,光辉百年”实践团队: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百姓谋福祉
入党源于儿时的梦想,成为公务员是父亲的启蒙
在交谈中张国栋向我们介绍到,他是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到现在已经有近十一个年头了,对于张国栋来说,小时候党在他心中是高尚、为民、无私、光荣的象征,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是他儿时的梦想。参加工作后的张国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更加迫切,他觉得只有在党组织的大熔炉中,才能更好锤炼自己,有更大的平台全面提升服务社会、造福一方的能力和素质,所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国栋选择公务员这个职业与他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因为我父亲就是一名国家干部,他在基层乡镇政府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先后在公安、信访、司法、农机、国土等多个岗位为老百姓服务,每一个岗位他都干地有声有色。他热爱工作、勤勉敬业、认真负责、不甘落后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公务员,在服务百姓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也渐渐成了我的理想。”张国栋向我们讲述到。工作后,因受所学专业影响,张国栋先从事了工程施工近9年,但与此同时成为一名公务员的理想也一直影响着他,通过不断地准备与学习,张国栋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加入了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队伍,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让百姓用的上、用得好,是从事农业的初心
“我主要从事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和管护工作。这项工作业务性较强,但很有意义。”张国栋说道。通过他的描述我们了解到,他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编报全市高标准农田规划和实施方案、监督指导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确保建成更多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殷殷嘱托。他从事这项工作已经有十一年了,该工作周期性强,有着固定的流程和规律性,具体执行起来没有多大难度,要说挑战,就是如何严格监督管理,从而把项目建好,建成良心工程、德政工程,让老百姓真正用的上、用得好。张国栋说:“这既考验着我们每个从业者的初心,也考验着我们的智慧,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也需要注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因为有党,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见证变化
“这个变化当然太大了。”这是我问张国栋生活变化时他所发出的感叹。他继续向我们介绍到:“从生活上来说,小时候‘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我们小学课本中勾画的美好蓝图,如今,这些不但早已实现,而且远超我们的想象,汽车、电脑、手机早已人手必备的标配,购物便捷,环境优美,吃的有营养,出行有高铁,看病有保障,上学还免费,农民也都上了楼。从从事的工作来看,我们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到2020年我们国家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而且到2022年要建成10亿亩,让粮食安全有了底气和保障。农村过去脏乱差,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纷飞,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的开展,农村彻底变了样,天然气、卫生厕所、绿化、污水排放、文体设施等样样都不比城里差,农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农村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党的精神,要弘扬,更要传承
当我们问道张国栋见证了党百年来的光辉成就有什么感悟时,他赞叹道:“一句话,我们党太伟大了!身为一名中共党员,我真的为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她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征程、她所创造的惊世成就、她所铸就的不朽精神财富,不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乃至世界史上最绚丽夺目的奇迹。”并且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和智慧力量,努力继承和弘扬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担当作为,为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路漫漫,我只希望在有限的工作生涯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向世界宣布我们已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的朝着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农村,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胜利,这是世界脱贫史上的奇迹。紧接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向更高目标出发。张国栋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农业农村工作者,能够有幸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就应当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入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去,认真领会党和国家涉农政策法规,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农业农村政策,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兢兢业业,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懂政策、明下情、精业务、能落实、接地气的新时代农业农村干部,为新“三农”事业增砖添瓦,希望在有限的工作生涯中,能够为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时间:2021-08-21 作者:张睿桐 来源:张睿桐 关注: